丛雨萌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发掘出土了“天回医简”和其他重要文物,并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20日,《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会上介绍,天回医简的发现,是四川省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
我国有史记载最早的古代简牍发现于西晋太康年间(约公元前280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经西晋学者整理编纂出中国最早的纪年体史书——《竹书纪年》。到了公元1900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我国新疆的尼雅遗址发现第一枚简牍,无意中揭开了中国简牍考古发现的新时代。随后一百多年间,一系列重大的简牍考古发现接踵而来,如“敦煌汉简”“居延汉简”“里耶秦简”“睡虎地秦简”等,这些简牍都是补充历史文献、校对纸质史书、认识古代社会的无价瑰宝。
受限于地理环境因素,四川地区古代竹木漆器大多数保存较差,除1980年青川郝家坪战国墓曾发现2件木牍外,迄今为止天回医简是四川地区竹简类文物的首次发现,其中散失已久的扁鹊学派医学经典是中华医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濮新表示,虽然全国范围内,甘肃武威汉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南张家界古人堤遗址、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湖北荆州周家台秦墓、安徽天长西汉墓等,或多或少都有医学类简牍出土,但迄今为止,天回医简无疑是其中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医学文献,其涉及中医理论、症候治疗以及针灸、脉诊等中医学的多门学科,说明中医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走向了独立发展的轨道,对于探究中医学理论演变和传承发展规律、系统梳理中医发展的学术脉络、复现澄清早期医学文化基因等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出土的完整经穴漆人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经脉医书相对照,对研究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说,天回医简的发现,是四川省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
简牍研究是当今传统学术研究的前沿,而古代医学简牍研究更是前沿中的前沿。记者了解到,未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成都工作站)”还将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国内外最高水平的文物保护机构紧密合作,加快有机质文物的病害、保护修复材料、工艺等相关研究及天回医简文物本体保护修复,让天回医简的“全家福”尽快与公众见面。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