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观察 乐虹辰 川观新闻记者  张敏

4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广元市利州区申报的“四川陶瓷制作技艺(广元窑陶瓷炼制技艺)”和“广元蒸凉面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名录。

传统技艺是我国民间传承下来的工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广元窑是什么?蒸凉面制作有何讲究?在众多传统技艺中,广元窑和蒸凉面制作缘何占据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项省级“新非遗”。


点土成金,千年窑火萃尽南北文化交融

1953年,随着宝成铁路的建设,西南博物院文物考古调查队配合在沿线做文物考古调查时,在广元城北工农镇西北方向发现了古窑址,始定名为“广元窑”,发展至今,广元窑成为以瓷窑铺为代表的分布在广元境内古窑址的总称,是秦岭以南、川西平原以北唯一的宋代烧造以黑釉为大宗的瓷窑遗址。

陈平 摄

广元窑以黑釉产品为主,兼有青灰色、米黄色、酱色、绿色等,造型各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日用器,以碗、罐、碟、盘、壶、盏、盏托为主,炉、盒、钵、盂等次之;一种是陈设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各类小瓷塑,造型独特,多为纯艺术的作品,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广元窑是父亲山(秦岭)与母亲河(嘉陵江)交汇的重要产物。”古陶瓷考古界专家、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禚振西曾这样评价广元窑。千年窑火燃烧至今,烧制而出的精美器物承载的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与见证。

广元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附近,从当前出土的广元窑瓷器特点来看,广元窑的釉色、器型、装饰工艺兼具南北特色,从地理因素与历史变迁来看,广元窑瓷器具有北方瓷器南传的特点,是承接中国南北瓷器过渡的重要产物,在中国陶瓷史及中国文化发展史有着极其独特的地位。

陈平 摄

广元窑陶瓷烧制技艺始于唐、盛于宋,其釉色多样,器型丰富,装饰技艺古朴自然。其制作工序复杂,内容繁复,包含炼泥、炼釉、拉坯、利坯、晾坯、素烧、上釉、二次入窑、烧窑、开窑等十余个重要步骤。

除了烧制工艺独特,广元窑的瓷土也十分珍贵,广元的本地釉料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一般的窑烧黑釉,铁的含量在5——6之间,广元窑一般在4以下,这是广元天然土釉的优势。

“传承与发展广元窑,对重塑广元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文化自信和产业自信非常重要。”利州区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广元窑已传承至第四代,烧造人数达100余人。

图为广元市某学校学生烧制瓷壶 乐虹辰 摄

近年来,广元茶产业蓬勃发展,乡村产业的日渐振兴带动了茶瓷融合、文旅融合,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推动了对外文化交流,为利州文旅产业发展激发出新的活力。


广元蒸凉面:蒸蒸日上的“蒸”

广元蒸凉面,以“蒸蒸日上”四个字概括最为合适,不仅仅是因为广元凉面是“蒸”出来的,还由于其软糯爽滑的口感成为当地人每日的早餐标配。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缘于广元蒸凉面制作技艺的传承事业可谓“蒸蒸日上”,现目前,广元境内已有1000余家凉面店。

1000余家店,算多吗?答案是:肯定算。

要开一家凉面店,不仅要习得蒸凉面独到的制作技艺,其对原料的要求近乎苛刻。广元蒸凉面作为“四川省100道天府旅游美食”之一,主要存续于广元市利州区,当地水质偏咸,出产优质大米,因广元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平均气温16.1℃,平均相对湿度达74%,平均日照时数1321.6小时,使广元本地出产的大米和水质特别适宜制作蒸凉面。走出广元境域,即使通过正宗的制作工艺,若不采用广元的大米和水质,也无法复制出地道的广元蒸凉面。

利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因此,这1000多家凉面店大多分布在广元市利州区,多到什么程度呢?在城区里,基本每条街上都有一两家凉面店。而走出广元境内,譬如成都,也有广元人开的凉面店,据说蒸制凉面的水还是从广元运来,当然价格也有些许上涨。

广元蒸凉面制作技艺,可追溯到18世纪清朝晚期,融合了川陕甘三省的饮食制作技艺特点与饮食习惯。据广元县志原文记载,蒸凉面缘于民间,区别于正统面食,广元蒸凉面不是由大麦打粉制成,而是由精选的上等本地大米,混合嘉陵江水磨浆笼蒸而成。

利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不同季节蒸凉面,大米发泡的时间长短均有不同,米浆调制比例更为考究。按照传承人的做法,需将一根长竹筷竖立放置于浆水中,默记竹筷下沉时长,下沉太快浆水过稀,下沉太慢浆水过稠,米浆调制完成后才可进行蒸制。

独一无二的广元蒸凉面制作技艺历经千年传承,不仅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与象征,更是川陕甘结合地域的民间饮食文化载体,对研究三省的饮食文化历史流变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广元凉面店属于低成本经营,有利于促进当地贫困人口再就业。

利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如何传承好、发展好现有非遗,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

利州区:人才强旅、活态传承,“非遗+产学研”融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无疑是传播非遗的重要渠道,利州区如何实现非遗文旅产业融合转型升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活态传承是市场化的前提,而‘非遗+产学研’融合则是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创新方向。”利州区文旅体局副局长梁宝月介绍,该区在大力实施“非遗人才强旅”战略之下,正探索推进“非遗与文旅”学科建设,把非遗与文旅人才培养融入国民教育,培育和储备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文旅人才和技艺传承队伍。

据悉,利州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白花石刻”,省级项目“四川陶瓷制作技艺(广元窑陶瓷烧制技艺)”“广元蒸凉面制作技艺”等一批高质量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队伍。该区以白花石刻传承基地为样本,正大力发展广元窑陶瓷研究院、广元蒸凉面制作技艺传承工坊、四季绣生态农庄“古法榨油““古法酿酒”工坊等一批重点非遗传承基地、非遗工坊与文旅的融合机制,力争走出一条“非遗传承+文化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模式。

白花石刻摆件 乐虹辰 摄

近年来,该区通过创建集群式非遗传承模式和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探索形成了“非遗+乡村振兴”“非遗+特色小镇”“非遗+文化街区”等多元融合新业态,建成了集文旅产品收藏、展示、体验、研发、销售等于一体的“白花石刻传承基地”“月坝特色小镇”“四季绣生态农庄”等一批非遗传承基地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成功塑造了利州非遗、文旅融合品牌,为利州区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接下来,利州非遗将推进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强化非遗与可持续设计、非遗与科技、非遗与多学科创新转化,打造一批精品化文创明星项目,为非遗文旅发展提供通感、多元、沉浸式体验与交互创造的可能性。通过高规格布局非遗传承项目,全面促进文旅融合“观光经济”向“体验经济”“区域旅游”向“全域旅游”“传统旅游”向“智慧旅游”转变,力争以非遗传承为抓手助推文旅融合,实现非遗“产业兴、百姓富”技艺多元传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视频由利州区文旅体局提供,剪辑:袁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