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攀枝花观察 彭莉 湛璐霜 陈姝妤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切块腌制,油锅炸熟,放凉装坛……1月12日,记者前往盐边油底肉生产企业——攀枝花市盐边县攀乡食品有限公司,寻访“滋味盐边”盛宴,一道“舌尖上的美味”正在酝酿。

油底肉这道美味的制作看似简单,却传承了千年的猪肉保鲜技艺,是攀枝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凭特色入选100道“省级天府旅游美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府名菜。如今,这道美食已通过生产线,从盐边人的餐桌走向千家万户。

和油底肉一起走出盐边的,还有羊肉米线预包装食品。赶在过年前,“羊鼎记”盐边羊肉米线预包装食品推出新品,让天南地北的人都能吃上地道盐边美食。

作为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如何让麻辣鲜香的“盐边菜”走上百姓餐桌,拉长盐边特色美食产业链条?记者带你探秘“滋味盐边”如何抢抓预制菜产业新赛道。

非遗传承,油底肉生产实现规范化管理

“食材选用盐边北部跑山猪,配料专门加入盐边青花椒,最大程度保证鲜香口感。”记者刚迈步油底肉加工车间,盐边县攀乡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攀枝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小莉自豪推介,要想做出香糯化渣、肥而不腻的口感,油底肉选材用料十分重要。

在腌制区,一台形似圆桶的机器轰轰作响,这就是腌制油底肉的秘密武器——真空滚揉机,被切成大小均匀方块的新鲜猪肉,严格按比例裹上调料后,在这里将迎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按摩”,每次15至20分钟,分两次进行,以便腌制入味。

制作油底肉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则是炸肉。“炸干水分和多余油汁即可。”文小莉说,每1公斤新鲜猪肉,只能制作380克左右成品,把握火候十分关键,将由企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指导监督。

加工车间有条不紊制作,窖藏室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大家动作麻利点,争取今天包装出库,客户等着要货呢!”常年26度左右的窖藏室内,文小莉忙着指挥工人‘化肉’,即将封存半年有余的油底肉从烧土坛子内取出,送去加热并打包。

文小莉向记者介绍,企业设计年产能500余吨,具备肉制品、食用菌干制品等多条生产线,盐边油底肉是主打产品,线上、线下均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因为风味独特,顾客加热后就能享用正宗盐边特色美食,在市场上独具优势。

目前,盐边油底肉生产已迈上正规化管理轨道,其肉源、生产、加工均有标可依。据相关数据统计,盐边油底肉年产量约300吨,现有攀乡、格家旺等规模生产企业4家,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左右。

“已经研发了盐边牛肉试制品,待时机成熟就投放市场。”文小莉说,企业想尽所能,为拉长盐边特色美食产业链条出一份力。

订单火爆,羊肉米线预包装食品受追捧

扫描二维码,登录平台下单,临近春节,位于盐边县红格镇太阳湖公园的京东(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内,游客在盐边特色美食展区驻足,挑选新上线的盐边羊肉米线预包装食品,将这份麻辣鲜香快递给亲朋好友。

“十分火爆,这种预包装产品上线1个月左右,通过我们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销售额破百万元。”京东科技西部大区攀枝花业务总经理何茂说,为推广盐边特色美食,京东电商平台专门搭建了“中国特产·盐边馆”,将羊肉米线预包装食品纳入销售范围,主要销售地为四川、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等省市。

这道充满烟火气的美食,曾荣获《小康中国千城早餐》“最想去打卡的早餐”第一名,总能不经意唤醒乡愁,满足味蕾,广受各地消费者青睐。2022年,盐边县羊肉米线的销量超过1200万碗,年产值超1.8亿元,带动了当地米线加工、山羊养殖、薄荷种植、青花椒种植、辣椒种植等一连串产业的发展。

为做强“盐边一桌菜”,2022年,盐边县抢抓预制菜产业新赛道,将预制食品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快盐边羊肉米线预包装食品产业的文化、技术开发,推出多个新品,先后在攀枝花市内各大商超、线上平台销售,助力盐边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已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设立生产加工厂家,具备每月50万盒的生产能力。

“发挥盐边羊肉米线预包装食品和京东(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培育‘滋味盐边’预制菜品牌,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打造攀西地区独树一帜的餐饮名片。”拉长特色美食产业链,盐边已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