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加速发展清洁能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氢具有来源广泛、低碳、零污染、可储能的特性,可规模化生产,能广泛应用于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产业链长,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竞相争夺的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省两会,民盟四川省委着眼氢能源优势,提交《关于攀西经济区“风光水氢储”协同发展的建议》

该建议指出,攀西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光能、水电资源禀赋和氢能、储能产业发展优势,且水能资源与风光资源存在空间上的集中度,风光水多能互补开发的基础条件较为优越,具备“风光水氢储”一体化开发的良好基础,亟需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创造良好消纳条件。

例如在氢产业方面,该区域理论电解水制氢产量每年达25万吨;工业副产氢体量大,攀钢集团、龙蟒佰利联、攀钢焦炉煤气等理论制氢规模可达6.3万余吨;攀西地区拥有丰富的钒钛、石墨资源,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保障。

氢能源产业发展,具体如何与其他能源产生互动?该建议认为,要全面布局“风光水”制氢赛道,打造辐射西南地区“绿色氢路”。充分开发利用攀西地区风光水资源,积极引进氢能产业研发、生产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集中开展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以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绿氢供应网络,实现绿氢供给的规模化、网格化,将攀西经济区打造为面向西南、辐射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绿氢供给高地、“氢冶金”实际应用试验基地。

此外,还应加快储能短板产业培育,实现“风光水氢储”联动效应。着力构建水、风、光、氢、储能五位一体、多能互补、耦合发展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圈,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能源高端产业聚集区,瞄准电解水制氢装备、氢储运装备、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及系统集成、氢能汽车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和行业知名企业,不断拓展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和联动效应。探索将攀枝花“水资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项目作为全国新能源综合互补开发利用的示范项目,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开辟区域能源供给新路径。加强技术创新,依托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探索成立氢能及碳中和研发中心,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开展钒电池关键技术、电解水制氢技术、储氢技术等科技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