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
金秋时节,凉山州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大片的中药材附子花盛开,染成了一片紫色的花海,小村迎来丰收的季节。
“嘿,终于把你们盼来了。今年收成不错呢,价格收高一点嘛。”
“放心,不会亏着你们的,保证让大家满意。”
9月底,布拖县火灯村迎来了好医生集团的收购车队,村民马查尼尔与车队负责人攀谈起来。对他来说,一年的辛苦马上迎来回报。
附子花开大凉山,贫困户现场收获4万元
收购现场,村民将采收好的药材一一过秤,由好医生药业的工作人员现场记录。另一边,桌子上堆满了百元大钞,村民卖了药,马上就能领到钱。马查尼尔以近4万元的收入成为了当天附子种植收入冠军,其他村民同样收获满满。空气弥漫着中药味,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火灯村地处布拖县东南方向40公里的高寒地区,海拔2800米以上。山高坡陡,气候寒冷,土地瘦薄。马查尼尔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有7口人,虽然耕地不少,但因为土地只能种洋芋、荞子、燕麦这些传统作物,每亩的产值只有400-500元,一家人生活得紧紧巴巴。
2014年,全国扶贫日活动上,好医生集团响应“万企帮万村”的号召,来到大凉山深处的火灯村,引导村民种植附子,采取产业扶贫的方式,在村里开展“造血”扶贫。
不过,产业扶贫的路子,一开始却遭到了包括马查尼尔在内很多村民的反对。“洋芋、荞子种了卖不掉还能自己吃,现在突然要种药材,万一卖不出也不能吃,那生活怎么办?”
有顾虑的村民不占少数,为此,好医生集团工作人员主动承担帮扶工作,让他们先种几分地试试,结果第一年马查尼尔就卖了几千块钱。尝到甜头的马查尼尔开始认真学习种植技术种附子,种植面积由之前的几分地逐步扩大到四五亩。
金“药”匙打开致富门,小山村产业探新路
6年过去了,火灯村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种植附子的格局,大多数农民积极加入到附子种植队伍,每亩附子收入是传统农作物的5-10倍,全村每年附子收入100多万元,收成最好的年份户均附子收入8000多元,种植能手收入达到3—4万元,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
对马查尼尔来说,因为种附子,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昔日的贫苦户,变成了现在的致富带头人。几年下来,马查尼尔修建了独楼小院,家里添置了电视机、洗衣机。如今,富起来的马查尼尔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努力给三个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送他们上大学,走出凉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不仅在火灯村,近年来,好医生集团以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为主战场,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通过种植附子、续断等特色中药材,带动1.4万户6万多名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产业帮扶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今年上半年,该集团在凉山州布拖、昭觉、美姑、越西、喜德、甘洛、雷波、普格、盐源9个贫困县41个乡的108个村种植附子、云木香、川续断、大黄等中药材,累计达到28465亩。
作为从大凉山走出来的企业家,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深有感触,“我亲眼看到人畜共居在这里成为普遍现象;孩子们没钱买鞋,光脚在雪地里奔跑;村民每天只能拿烧土豆果腹……凉山什么时候能摆脱这种贫困?我希望能力所能及地带动他们共同致富。”耿福能认为,物质扶贫并不具有长久性,一定要把“输血”变为“造血”,才能彻底改变凉山贫穷落后的面貌。耿福能还表示,火灯村的父老乡亲今年将有望实现脱贫摘帽,但脱贫不脱帮,企业将一如既往支持帮助大家实现勤劳致富、乡村振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