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卿 郑小林
江姐,这一以江竹筠同志为原型塑造的艺术形象,以其忠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永不叛党的政治品格,早已内化为红岩精神的一部分,激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江姐牺牲73周年时,原空政文工团民族歌剧《江姐》剧组到江姐故乡自贡进行了三场展演,以歌颂英烈,以情祭英魂。
《江姐》剧照。主办方供图
强大的演出阵容
民族歌剧《江姐》创作于1962年,由已故艺术家阎肃根据长篇小说《红岩》改编创作,羊鸣、姜春阳、金砂担任作曲,是中国民族歌剧的扛鼎之作,已在全国各地演出1000多场。歌剧主要讲述江姐在全国开展战略反攻时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壮烈牺牲英勇就义的革命壮举。
此次演出团队主要由原空政文工团民族歌剧《江姐》第五代原班演员组成,可谓名家荟萃,大腕云集。江姐一角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第五代江姐王莉出演、甫志高一角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陈小涛出演、沈养斋一角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孙伟国出演、双枪老太婆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张渝玲出演,其他主要角色也分别由原空政文工团民族歌剧《江姐》演员担纲。
王莉等主要角色扮演者曾得到过阎肃、羊鸣等核心主创人员的指导,尽得真传,所呈现出的舞台效果也“原汁原味”,带给观众猛烈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江姐》剧照。主办方供图
创新的舞台呈现
相比原版民族歌剧《江姐》的舞台呈现,此次演出版本在守正创新上做了较大调整,使之更符合现代舞台和观演需求。
一是剧情更加紧凑。在不影响表达叙事内容和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对部分场景的台词进行了调整,删除了一些反派人物的赘述,放大了江姐的正面英雄形象。
二是矛盾更加激烈。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永远都是曲折复杂、扣人心弦的。江姐在重庆码头的斗智斗勇、惊闻噩耗后和双枪老太婆的“各有心思”、渣滓洞特务的刑讯逼供和江姐的大义凛然等场景,都将矛盾冲突演绎得更加清晰。通过紧张音乐的氛围烘托和语言节奏的快慢变化,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江姐对党的无限忠诚。
三是角色更加立体。江姐的形象无疑是伟大的,此次演出在江姐角色塑造上,规避了脸谱式的英雄刻画,除展现她红梅傲雪的铮铮铁骨,也在儿女情长和母性光辉上进行了平衡有效的刻画,让江姐的英雄形象更丰富、更饱满、更多元、更立体。
四是体验更加沉浸。在舞美布景上充分利用舞台既有空间,通过软硬景和舞美道具的设置,把舞台切割成纵深交错的多维空间,观众仿若置身其中,观演体验倍增。全息投影纱幕的应用,也为观众了解剧情带来不小的帮助,沉浸感十足。
《江姐》剧照。主办方供图
忠诚的革命底色
忠诚,是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信仰,是一种高尚品德,是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江姐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彰显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
江姐对党的绝对忠诚表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上,江姐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要做斗士,不做装饰!”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在思想上,她从读书开始就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在老师和丈夫的影响下,下定决心要救民于水火,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在行动上,江姐怀揣着“到明天全国解放红日高照”的理想,牺牲事业、家庭和生命,用实际行动证明对党的无比忠诚。
正如她在剧中的唱段:“我为祖国生,我为革命长,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不贪羡荣华富贵,不留恋安乐温暖,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百折不挠志如山。赴汤蹈火自情愿,早把生死置等闲,一生战斗为革命,不觉辛苦只觉甜。”
英雄虽逝,浩气永存。江姐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党忠诚是最核心的、是第一位的,是江姐精神品格最亮的底色。
【作者简介】
陈宏卿,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郑小林,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党校高级讲师。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