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群华(辽宁省大连市)

三根手指粗的面条,佐以盐、复制酱油、辣椒油、蒜泥、芝麻酱、花椒面、麻油、芝麻粒、花生碎,简单粗暴地搅拌均匀,面条上很快挂满了调汁,油亮油亮的。拿起筷子三下五除二,一碗甜水面很快扫荡而光。

刚到成都,就有热心的编辑老师告诉我,成都的甜水面可不要错过,尤其是文殊坊的甜水面,做法和味道都是一绝。我记在心里,可每天随旅行社早出晚归,一直没时间也没机会去文殊坊。直到返程那天早上,离中午飞机还早,我便专程去了文殊坊,奔向那惦念已久的甜水面。

清晨的文殊坊行人稀少,我四处逡巡,寻找挂有甜水面招牌的店铺。几经辗转,我终于在一条小巷里看到了“甜水面”的招牌,店家正在营业,我赶忙走过去。

玻璃柜内,一溜摆放着十几种调味品,一碗碗手指粗的清水面蔫头耷脑地蜷缩在碗内,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我不禁有些失望:难道这就是甜水面?老板热情地向我打招呼,我说:“老板,来碗甜水面!”老板手脚麻利,一会儿功夫,一碗浸着红红的汤汁、裹着芝麻、花生碎手指粗的面条便端了过来,丝丝甜香在空气中盘旋,我眼前立马一亮。用筷子拌几下后,面条挂满调汁,甜味越发浓重,我顾不上是否搅拌均匀,便大口吃起来。

甜水面,因为加了复制酱油和辣椒油,所以吃起来甜辣可口,丝毫不觉得油腻。上等面粉加水和少许盐和好,这样的面格外筋道。和面要做到“三光”:即手光、面光、盆光。静置半小时后,先用擀面杖擀成1厘米厚的面饼,再用刀切成同样宽的面条,用手抓住面条两头用力扯长,每次三根或六根,面条扯到三五十厘米长度就可以了,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抖散晾凉,加上各种调味品,这一碗甜水才算是大功告成。

如果把成都普通的小吃看作性格泼辣的川妹子,那么甜水面则可以看作小吃中的“男子汉”了。硬朗的面条给人的感觉筋道柔韧,浓浓的麦香混合着甜酱油芝麻辣椒油麻油花生碎等调味品,吃到嘴里劲道有余,咽到肚里熨帖舒适,真是超出我的意料。一碗没吃够,我不顾邻桌客人惊异的目光,对老板喊:“老板,再来一碗甜水面!”

那些在玻璃柜里了些生趣蔫头耷脑的清水面,因为加了这些调味品,立马变得活色生香起来,如同有了灵魂一样。在调味品的浸润中,它们舒展开全部的筋骨,悄悄打开食客的味蕾,在舌尖与牙齿的亲密接触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文坛巨匠巴金也曾经喜欢吃甜水面,但须得一家酱园特做的红酱油熟油辣椒油芝麻酱花椒油蒜泥拌了才行,若是秋冬之交,还要加上烫熟的川西特有的豌豆尖,青青的更加诱人口水。我一边慢慢地品尝第二碗面,一边想象着先生在吃甜水面的情景,脑海里浮现出了先生的文章。

甜水面历史不足百年,但已经成为成都的打卡小吃。据说早些年间,有户人家因为要招待客人吃饭,可是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无法出去买菜。厨房空空如也,用什么招待客人呢?主人犯了愁。女主人突然灵机一动,把家里的面粉加水加盐和好擀成厚面饼,再切成手指粗的面条。待锅里水烧开后,女主人把面条下到锅里煮好捞出抖开,待凉透后,把家里的红糖、辣椒油、芝麻粒、仅有的几粒熟花生、麻子油、芝麻酱一股脑儿拌在一起,然后恭恭敬敬地端给客人吃。没想到客人吃了一口大呼好吃,很快又吃了一碗,甜水面就这样诞生了。由于当时女主人盛面条的时候给客人的碗里盛了三根面条就满了,所以好多店家沿袭一碗甜水面三根面条的习惯,而客人吃得刚刚好。

成都的众多小吃中,甜水面并不起眼。它既没有火锅那样豪气冲天,也没有豆花那样文静秀气,但只要吃过甜水面便再也忘不掉,那滋味,像极了我对成都的印象:秀外惠中,温婉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