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任鸿 王国平 蒋君芳 摄影 吴枫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说,专家组在提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时候,还有另外一句,打造“车站上的城市”。

虽然后半句没有写入规划之中,但北京已经开始探索。

8月8日,记者探访北京市的副中心通州区时看到,北京市政府以西约一两千米的地方,有一处正在打围施工的工地。这里将崛起一座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北京副中心站”)。

北京副中心站项目于2019年底开工,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战略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项目定位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地铁等“四网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是京唐铁路、京滨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及北京市中心城区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市郊列车的重要车站,同时引入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将高效服务北京副中心和北京中心城区。

在郭继孚看来,打造更高效运转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的老站要改造很难,新修的北京副中心站很有想象空间”。

这里将满足乘客对高效换乘、快速通达的“想象”。

据介绍,北京副中心站的建设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近大远小”,换乘量大的交通方式优先就近布置。二是平层换乘,避免乘客“翻山越岭”。据测算,地铁之间的换乘,85%可在三分钟内完成;地铁与城际铁路间的换乘,50%可在两分钟内完成。建成后,三条铁路、三条地铁和一条市郊铁路在北京副中心站汇聚,以此为原点,可实现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40分钟直达唐山、天津滨海新区;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

这里也将满足市民对“站城一体”的想象。

根据规划,北京副中心站一体化工程包含铁路车站核心区、公交及小汽车接驳场站、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空间及市政配套和枢纽配套等设施等,负一层设有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和商业配套设施。建成后,中心站地上将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圈,地下是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此外,北京副中心站所在的街区将建设“一水、一岸、一中心、两廊道、多节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市民走出车站,就能徜徉在美丽的公园和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中。

据了解,该项目一期基坑土护降工程已全部完成,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4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