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提个建议,给所有家长都做个心理疏导吧!”9月13日晚,成都市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96008”接到了一个小男孩的电话,电话那头用亢奋的语气吐槽了一句后就挂断了,让接线的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急性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秦先东哭笑不得。
9月1日,由于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变化,成都市宣布全市居民原则居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力度的各项措施。为帮助市民挺过疫情期间的“心理关”,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将成都市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96008”从平日里的2部接线电话增加为4部,并在院内选派心理治疗和咨询专家在每晚18时-22时守候,聆听市民们的倾诉。这段时间,这个“成都抗疫暖心热线”成了许多成都人的心灵港湾。
倾听比干预重要
“平时这个热线接听到的都是比较严重的倾诉声音,但这几天的体验和以往很不一样。”秦先东告诉记者,成都市本轮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打来的电话数明显增加,但他们倾诉的内容和以往在电话那头听到的“画风”有着明显区别:在平时,“96008”服务的倾诉人往往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甚至存在轻生等极端行为,“但这几天热线接的电话几乎都是家长里短的琐事,主要是因为长期居家导致的夫妻、亲子关系的小摩擦,以及自身情绪上的一些变化。”秦先东说。
那天晚上,秦先东还接到了一个中年女性市民打来的电话,长期和丈夫居家的她说感觉自己突然性情大变,平时和和气气的她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丈夫吵架,同时也时常感觉空虚无助,感觉生活不充实。
如果说以往的极端案例需要运用丰富的心理医学知识和经验一步步帮助倾诉者脱离苦海,面对这样的琐事,接听电话的心理专家则需要转变思路,用感性和共情心冷静而温暖地应对:接到这份倾诉后,秦先东没有立即给出建议,而是希望她将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电话那头说着说着突然来了一句:“哎呀,感觉有些话说出来心头就好多了呢!”秦先东这才为倾诉人提出建议,希望她积极和家里人沟通,安排好自己的起居,多做一些感到开心的事。
秦先东说,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每个人同亲友都保持着一段距离,但长期居家以后,有些潜藏的矛盾会因为距离的接近暴露出来,因此产生情绪和内心的波动完全能够理解,“尤其是全市中小学推迟开学后,有学生朋友会打电话吐槽说家长看得太严,也有家长吐槽孩子上网课不认真。”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面对这些琐碎到日常的倾诉,秦先东往往也是先让他们尽情宣泄和吐槽,很多倾诉人在完成这一步后就自觉心情好了很多:“面对这样的倾诉我们可能更需要感性的应对,比如耐心地倾听,温和的劝慰,不是只靠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倾诉人有被陪伴的感觉。”秦先东说。
大家都在相互温暖
“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可以帮您?”某日,“96008”值守医生、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刘凤玉接到了一位女孩的带着抽泣的倾诉:女孩一人在成都工作生活,疫情发生后每天都一人在家,没有陪伴的空虚感裹挟着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加重了她的抑郁情绪……
刘凤玉告诉她,生活中不仅有独自相处的时候,还有很多与他人联系的时候,“你仔细想想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
女孩思索片刻,立即回想到,疫情发生的时候,邻居的阿姨发现女孩独自一人在家,担心她一人在外照顾不好自己,有时候会给她送去自家做的饭菜。她说,其实自己和阿姨并不熟悉,最多出门见到的时候打声招呼。没想到疫情来临的时候,阿姨竟然这么关心自己。
“这就对了,有人在关心你,你并不是一座‘孤岛’。而且你看,我现在也在陪着你呢。”刘凤玉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让女孩实现了一次换位思考,让她想起了温暖的事情。很快,电话那头从悲伤变成了感激:“我就是今天情绪特别不好,才想到打你们这个电话的。没想到真的会有人陪我这么久。”
通过倾听、陪伴和疏导,“96008”让许多成都人在心灵陷入灰暗的时候看到曙光,刘凤玉也觉得,这几天接听到的倾诉人更需要情感上的抚慰:“同时我们也被倾诉人感动着,他们也在尝试让自己更乐观、更开心,社会上的温暖因子也时刻在宽慰、帮助着他们。”
9月15日12时,成都市锦江区、双流区全域,及成都高新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部分区域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本轮本土疫情防控进入扫尾阶段,“烟火成都”开始复苏。“作为帮助者,这段经历也非常特殊,帮助到了更多的人,我还是很荣幸的。”秦先东告诉记者。(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