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间线:


8月31日:8:00采摘—13:00分装22:00装车出发23:23上高速


9月2日:0时抵达成都2:30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12:30锦华农贸商城18时新港国际花园小区成都居民家

2

●路途线:


全程约1400公里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梧桐树乡梧桐树村金积收费站经银昆高速成巴高速途经宝鸡、汉中、巴中—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川观新闻记者 徐莉莎 视频 吴枫 

9月2日下午6点,成都新港国际花园小区,市民徐文武小露了一手,一盘色泽鲜亮的番茄炒蛋,受到家人好评。

市民徐文武家的晚餐。受访者供图

今天是成都市民原则居家的第一天,徐文武趁着外出采买的时间,骑着共享单车买回了一兜菜,其中就有通红透亮的番茄。

徐家人不知道的是,这番茄来之不易: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梧桐树乡梧桐树村,历时26小时,跨越了约1400公里,2日零时抵达成都。

9月2日下午,锦华农贸商城内,农产品供应充足。 徐莉莎 摄

从黄河岸边的种植基地出发,18.5吨加急发货的番茄,搭乘了大货车、面包车、共享单车,最终才辗转来到徐文武家的餐桌上。

从采摘、分装、运输、批发到销售,一颗番茄一路畅通的背后,是无数关键节点上保供保畅努力的结果。

从宁夏到成都,一颗番茄的跨省26小时


“今天的库房卖空了,后面的番茄加快发货,优先保障成都!”8月31日下午5时,妻子谭春艳的一个电话,让远在宁夏灵武市的李刚神经紧张起来。

两人经营的成都航全农业有限公司是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最大的番茄供应商。夫妻二人,丈夫在宁夏负责种植基地,妻子在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批发业务。

谭春艳夫妇在宁夏的番茄种植基地。 李刚 摄

种植基地地处银川平原地带,土地平坦、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是番茄、西瓜的重要产地。几年前,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基地,成为稳定的果蔬货源之一。

前两天,谭春艳的摊位,连仓库的货都被老客户和新面孔们抢购一空。

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为保障疫情期间城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需求,号召商户迅速畅通上游供货渠道,加大货源组织力度,保障生鲜产品来货量。

好在此时正值基地的采摘旺季,货源充足。接到妻子的电话,李刚紧急从基地调配了上午8时开始采摘的980箱番茄,联系物流公司,组织工人装车。

当晚10点,18.5吨番茄装满了一辆9.6米高栏货车。“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送达!”司机孙建兵载着980箱番茄,朝着1400公里外的成都出发。

到成都最近的京昆高速正在修路,他只得选择路程多100多公里的银昆高速。在金积收费站上高速前,他特意在高速路口的核酸检测点做了一次核酸。

这批番茄的农产品产地证明。徐莉莎 摄

从宁夏到陕西,再到四川,手持核酸检测报告和产品的产地证明,一路上孙建兵畅通无阻。为了做好防疫,他下车就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人接触,累了就把车停在服务区,在车上休息。

9月1日中午,看到成都最新疫情防控通知后,孙建兵意识到,市民居家,最关心的就是吃。“这车番茄事小,但生鲜农产品保供事大,得赶紧送进去!” 他加快速度朝成都进发。

但他心里也打鼓,“会不会遇到各种关卡?”

在高速上行驶24小时后,9月2日0点,他抵达成都绕城高速锦城湖收费站。通过这里,孙建兵仅仅用了几十秒。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全国互认,省去了不少时间。

但是,从收费站到市场短短几公里的路,孙建兵却绕了一个多小时。在邻近市场的一个路口,有交警设卡。孙建兵是这条线上的新人,第一次来到白家市场。原本是为保障保供车辆进出的设卡,他误以为是封路,兜兜转转一个多小时。

越走越慌!当他小心翼翼下车询问交警,才发现——这是为运输的货车专门留下的车道。

紧绷的神经终于放下,他猛踩一脚油门。凌晨2点30分,当居家的成都市民还在梦乡,连夜奔波的孙建兵将“番茄车”开进了市场。

从仓库到餐桌,市场已恢复往日的秩序


在这里,为应对大量涌入的生鲜农产品,市场规划了应急保供场地,作为城市生鲜农产品中转集散地使用。市场已采取战时管理,全员留守对市场进行交叉轮动管理,主力保供商户24小时不间断营业。

凌晨2点45分,疲惫不堪的谭春艳猛然从睡梦中惊醒。5分钟前,孙建兵来电。刚休息一小时,她又要起身接货了。她紧急打电话给守在市场的母亲,“赶紧到6号门接车!”

市场的热度近些天一直持续,头一天仓库几乎已经被二级批发商和商超采购商搬空。这车番茄无疑是“及时雨”。

货车停到仓库前,这一刻,孙建兵的心才真正放下。“任务完成了!”市场的搬运工人开始忙活。

紧急供应的番茄鲜红透亮 徐莉莎 摄

“色泽鲜亮,圆润饱满,硬度好”,谭春艳对这车番茄的品质很满意。夫妻俩做番茄生意16年,番茄是他们的主打产品。七八成熟的时候采摘,算好分装、运输的时间,到达成都时,番茄的亮度、色泽、硬度、口感会达到最佳。

谭春艳在抽检番茄品质。徐莉莎 摄

稳定的品控带来不少老客户。上午10点半,锦华农贸商城的蒲显茂驾着自家面包车来了。这是和谭春艳合作了五六年的老客户。在中和街道最大的锦华市场,他有一个经营了10年的摊位,主营番茄、土豆、紫薯、洋葱,自称“洋芋土豆番茄哥”。

昨晚临睡前,他和妻子还担心疫情防控下不能出门。结果市场连夜通知大家申办了蓉疫通电子通行证。“市场准备还是很充分,一个多月前就采集了我们的信息,方便我们办证。”

凌晨5点,手持24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和通行证,他顺利出了小区门。早市一结束,他就一路畅通来到白家市场。

昨天,他在濛阳市场经历了批发商和市民们抢菜的“兵荒马乱”,今天斗志昂扬地来到这儿。一看,秋雨淅沥,人流车流秩序井然,工作人员忙着抽检产品、疏导交通,市场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平常一天最多六七百斤,昨天卖出了一千多斤”,蒲显茂兴奋中带着疲惫,“今天再补1000斤!”

显然,他的决策过于乐观。下午2点,新货上架。在昨天市民的紧急采买后,今天的市场略显冷清。买菜者寥寥,昨天摩肩接踵的场景不再。

外出来采买的居民零零星星。下午2点40分,骑着共享单车的徐文武经过,对比了左右两个摊位的番茄品相,随手拿起三个蒲显茂家的色泽鲜亮的番茄。“每斤4块多,三个7块钱,价格没咋涨嘛。”充足的供应、平稳的物价让他感到安心。

9月2日下午,市民徐文武在锦华农贸商城内采买物资。 徐莉莎 摄

“市场随时有人监管,哪个敢涨价嘛!”蒲显茂回应。

市场里,两个四处询价的女士吸引了蒲显茂的注意。她们是来自小区某物业公司的员工,正准备采买200斤番茄和其他蔬菜,回去连夜分给小区居民。

又是一笔大生意!“美女来看看嘛,新鲜的宁夏红钻番茄,前天采摘,今天凌晨才到成都!”他朝着她们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