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为全国抗战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出兵最多、出钱最多、出粮最多、出物最多、出力最多,支撑了中国半壁河山。无数英勇的巴蜀儿女,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坚持抗战,为国捐躯,他们的英名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9月3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川报观察携手省档案馆在此撷取入选国家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的巴蜀将士名录,梳理英烈事迹的有关档案资料,以兹纪念并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

经梳理发现,一、二、三批名录中,共有31位巴蜀著名抗日英烈。

他们的英名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赵一曼


赵一曼(1905—1936),女,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今宜宾市翠屏区)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九一八事变后,被派往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1935年秋,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在与日伪军激战中身负重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痛斥日军侵略罪行。1936年8月2日,被杀害。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日伪档案中发现的赵一曼受刑后的照片

赵一曼再次被捕后当地的新闻报道


乐以琴


乐以琴(1914—1937),别号一忠,四川芦山人,空军第4航空大队22中队分队长。


1934年12月从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3期毕业。1937年8月14日,在淞沪会战中驾机首次对日空战,击毁日机4架,后多次参加空战,共击毁日机8架,创造了中国空战史上的奇迹,是中国空军第一位王牌飞行员,有“空中赵子龙”“江南大地之钢盔”的美誉。1937年12月3日,在南京沦陷前的最后一次空战中,他临危不惧,驾机迎敌,被多架日机围攻,不幸中弹起火,被迫跳伞,落地时头部受重伤,壮烈殉国。


站在飞机前的乐以琴


饶国华


饶国华(1895—1937),名厥卿,字弼臣,四川资阳(今资阳市雁江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1军145师师长。


1911年辛亥革命中加入新军,1917年加入川军,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1军第7师副师长,1935年任第145师师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主动要求率部抗战,于11月中旬到达前线,受命在泗安、广德一带阻击日军,因兵力单薄,装备落后,致使阵地丢失,几乎全军覆没,本人身受重伤,在给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写下绝命书后,于12月1日举枪自戕,以死殉国,后被追晋为陆军二级上将。



1938年7月19日陆军第21军第145师司令部为抚恤饶国华致资阳县政府公函


王铭章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


1914年从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加入川军,历任排长、连长、团长、旅长、师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第4师师长。1935年晋升陆军少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次年晋升陆军中将。全面抗战爆发后,率部出川奔赴山西前线。1938年初,参加徐州会战,在滕县保卫战中率部与日军浴血奋战3昼夜,终因寡不敌众,于3月17日壮烈殉国,后被追晋为陆军上将。王铭章在最后发给上级的电报中誓言:“决以死拼,以报国家”。


川军高级将领向王铭章遗像致哀

王铭章生前最后发出的3封电报


赵渭滨


赵渭滨(1894—1938),原名渭宾,字象贤,四川成都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参谋长。


1912年进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学习。1924年任川军熊克武部第1师参谋长,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参谋长。全面抗战爆发后,随军出川抗日,参加平型关战役。后转战山西娘子关、芹泉、榆次等地。1938年初,随师长王铭章奉调山东前线,3月随部固守滕县,与日军激战3昼夜,始终坚守县城,17日下午,遭攻入城内的日军机枪扫射,中弹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


1937年10月24日,第41军122师奉命增援娘子关,在平定县东、西回镇和马山村一带与日军展开恶战。图为第22集团军邓锡侯部娘子关会战战斗详报


吴焜


吴焜(1910—1939),又名吴琨,曾用名吴克刚,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人,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兼第2路司令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长征。全面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副团长。1938年10月,率部挺进苏南敌后,协同团长叶飞带领部队进行了一系列对日伪军的战斗。1939年5月,任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总指挥兼第2路司令员,率部与日伪军激战,夜袭苏州浒墅关火车站、上海虹桥机场,在国内外造成重大影响,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9月8日,率部作战时头部中弹牺牲。


1939年5月1日,新四军六团东进前夕,陈毅、刘炎、刘飞、叶飞、吴焜、乔信明等人合影(左起)

吴焜烈士之墓(由战友叶飞上将题写碑名)


许国璋


许国璋(1898—1943),字宪廷,四川成都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150师师长。


早年加入川军,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第29集团军出川抗日,任第67军161师483旅旅长。1938年6月,率部参加黄(梅)广(济)战役,奉命在黄梅以南阻击日军,坚守阵地达一个月之久;10月,在鄂东上巴河战役中,重创日军;同年秋,率部扼守大洪山,多次击退日军进攻。1941年升任第67军150师副师长,次年升任师长。1943年率部参加鄂西会战,同年11月参加常德会战,奉命守卫津市、陬市及其外围,在第一线指挥将士浴血奋战,身受重伤,于11月21日自戕殉国,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

1939年5月第67军161师483旅旅长许国璋签发的调查川军出征抗敌军人家属状况三联证明表

民国报纸关于许国璋牺牲的报道


柴意新


柴意新(1898—1943),原名柴永茂,字泽高,号惹愚,四川南部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8师参谋长兼第169团团长。


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为表革新之志,改名“意新”,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军,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先后参加淞沪、南京、武汉、鄂西等战役。1940年进入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任第74军副参谋长。1943 年常德会战前,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8师少将参谋长兼169团团长;同年11 月,率团防守常德东北门等处,与敌鏖战10余日;12月3日凌晨不幸中弹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


民政部颁发柴意新革命烈士证明书


李家钰


李家钰(1890—1944),字其相,四川蒲江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第47军军长。


1909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后又入南京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学习,在川军历任见习军官、团长、旅长、师长。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7军军长。全面抗战爆发后,率部从西昌步行出川抗日,转战山西、河南抗日前线。1939年任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部与八路军关系融洽。1944年5月21日,在豫中会战撤退途中,于陕县以南秦家坡遭遇日军伏击,壮烈殉国,是抗战期间继张自忠之后牺牲的第二位集团军司令官,后被追晋为陆军二级上将。


国共两党军队在晋东合作抗战。图为李青廷、刘伯承、李家钰、李宗昉在抗战期间的合影(左起)

第36集团军暨第47军抗战以来各重要战役经过


肖孝泽


肖孝泽(1902—1944),号海梁,四川富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兼参谋处代理处长。


少年时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从军,在川军邓锡侯部先后任排长、连长、副营长。卢沟桥事变后,任河南禹县自卫团司令。1939年,任豫西师管区第四补充兵团副团长、许昌国民兵团团长。1943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兼参谋处代理处长,在河南省灵宝、陕县、渑池、新安一带担任黄河防务。1944年春,在河南云梦山、陕县一带抗击日军,5月21日,于陕县以南秦家坡被日军截击包围,随李家钰等力战殉国。


自贡市档案馆撰写的《自贡的抗日英雄》刊登在自贡日报上,右边为肖孝泽事迹


陈绍堂


陈绍堂(1897—1944),四川邻水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7军104师步兵指挥官。


早年投靠李家钰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7军104师310旅旅长。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第47军出川抗战,参加太原会战、同蒲路战役、中条山战役等重要战役,后升任第47军104师步兵指挥官。1939年2月,在重庆养伤期间回到故乡邻水,留下“还我山河”石刻。1944年5月21日,在掩护友军撤退时于陕县以南秦家坡遭遇日军伏击,与李家钰、肖孝泽等同日牺牲。


邻水县档案馆馆藏为陈绍堂将军建立纪念祠的档案(右起第四列)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邻水县灵宝山石刻“还我山河”题刻。该题刻右边有小字题款:“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二月,欢迎抗战军人陈绍堂先生便道游此志感。”


黄永淮


黄永淮(1902—1944),别名黄石夫,四川安岳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1集团军高级参谋兼新编第29师副师长。


1928年从黄埔军校第5期步兵科毕业,历任国民政府警卫团见习排长、连长。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战功卓著,递升为营长、团长。1937年8月,在淞沪会战中率部奋力抗敌,身负重伤,伤愈后奉命赴河南许昌、郑州、新乡一线抗击日军。1942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1集团军高级参谋兼新编第29师副师长。1943年冬,日军大举进攻中原,在许昌会战中,身陷重围,下肢被敌弹打断,壮烈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


《安岳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关于黄永淮的传记

浙江档案网黄埔军校同学录中黄永淮的信息


王润波


王润波(1905—1933),字启大,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7军25师149团团长。


1926年从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科毕业,留校担任第4、5、6期教官,后受校命去重庆刘湘部军官训练团任大队长,参加过北伐战争。1930年,调任中央军部队驻徐州。1932年冬,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7军25师75旅149团上校团长。1933年1月,日军增兵热河,逼近长城,妄图向北平、天津进犯,25师奉命由徐州星夜兼程驰援古北口;3月11日拂晓,古北口战役打响,敌我双方反复冲击,战斗异常激烈,他亲率战士们冲锋,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


坐落于重庆市开州区盛山公园的王润波烈士纪念碑


华品章


华品章(1902—1937),四川西昌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2军88师补充旅1团团长。


1927年从黄埔军校第5期炮兵科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连长、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2军88师262旅副旅长兼野战补充旅1团团长,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后奉调参加南京保卫战,镇守中华门、雨花台。1937年12月9日,在日军飞机、坦克、重炮的猛攻下,指挥部队坚守阵地,与日军激战3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12日,终因弹尽援绝,在与敌拼杀中壮烈殉国,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


南京保卫战形势图(箭头所指系日军进攻方向)


雷震


雷震(1902—1937),原名汝勤,四川蒲江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3旅副旅长。


1925年从黄埔军校第2期炮兵科毕业,留校任军械处党代表。1926年随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蔡廷锴部参加北伐战争。1932年任第十九路军蔡廷锴部上校团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1936 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2团第1营营长。全面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1月,调南京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3旅副旅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坚守紫金山阵地;12月13日,掩护军民于下关火车站突围,指挥官兵抗击日寇,力战阵亡,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


雷震家人为申领抚恤金致蒲江县政府呈(原件藏蒲江县档案馆)


解固基


解固基(1897—1937),字体泉,四川崇宁(今成都市郫都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3军26师152团团长。


1919年考入四川宪兵兵弁学校,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28年冬,任川军郭汝栋部2团营长。1933年,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第4期毕业。1937年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3军26师152团团长。同年10月到达淞沪前线,在浏河至大场一带阵地与日军血战7昼夜,多次击退日军进攻;23日,率部插入日军阵地,左臂被打断,仍忍痛指挥战斗,终因流血过多,战死沙场。


解固基女儿捐赠给成都市郫都区档案馆的资料


王麟


王麟( ? —1938),四川荣昌(今重庆市荣昌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4师740团团长。


1918年加入川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军官训练总队总队长。1931年春任北川县长,致力于减轻赋税,倡导官员廉洁奉公,关心民间疾苦。1932年3月,赴庐山军官训练团、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受训。1937年10月,随部赴山西前线抗战。1938年初,调山东滕县界河一线阻击日军;3月16日午后,奉命火速驰援滕县县城,固守县城东关防务;3月17日,在城破后的巷战中中弹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


川军滕县界河前线防御阵地


杨怀


杨怀(1897—1938),字绍卿,四川綦江(今重庆市綦江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0师180旅359团团长。


1925年接受川军改编,任大队长、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出川抗战,参加淞沪会战,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0师180旅359团团长,在江苏溧阳、樟树等地深入敌后打游击,牵制日军进攻,随后参加了金鸡岭战役,又奉命开往江苏戴埠休整待命,遇日军猛攻丢失阵地。1938年4月5日夜,为了夺回戴埠,率领特务排夜袭敌营,为掩护战友,胸部、头部连中数弹,壮烈牺牲。


陈诚为杨怀题词(图片选自《抗战綦江》,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邹绍孟


邹绍孟(1895—1938),字慕陶,四川荣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4师参谋长。


1916年加入川军,历任少尉见习官、排长、上尉分队长、营长、参谋主任等职。1935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4师参谋长。1937年9月,随部出川抗日,奉命驰援晋东娘子关阻击日军,后随部奉调鲁南抗击日军,防守津浦线北段。1938年1月,随部驻守滕县。3月14日至17日,在第41军代理军长王铭章指挥下,与日军矶谷师团进行激烈争夺战;17日下午,日军由城墙缺口攻入城内,在巷战中壮烈牺牲。1938年3月11日,邹邵孟写下最后一份家书,教导儿子要立志向上,学好本领,担当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职责,牺牲后家书方到家人手中,后被广为传颂,激励国人抗战到底。


第41军124师370旅鲁南战役战斗详报


陈一华


陈一华(1911—1939),原名陈凯,四川宣汉人,八路军第120师雁北第6支队参谋长。


1932年参加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长征。1936年到达陕北后,在中央党校第2班学习。七七事变后,随八路军120师东渡黄河,挺进雁北,创建抗日根据地。1938年,奉上级指示重建左右凉抗日根据地,任中共左右凉县委书记,左右凉县地方武装得到发展壮大,多次深入敌据点打击敌人,为巩固扩大敌后根据地做了大量工作。1939年6月17日,左右凉县委在凉城西双树村召开县委扩大会议,第二天凌晨遭到日军袭击被围,在组织游击队掩护干部群众突围中不幸牺牲。


陈一华长眠之地--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


周文富


周文富(1902—1940),字绍尊,四川双流(今成都市双流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军171师1021团团长。


曾任双流县立第一小学校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因感于民族危机深重,毅然投笔从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40年4月,日军由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宋埠分路北犯,占领七里坪,周文富奉命率部狙击日军,在龙王山南麓与敌展开血战,不幸被日军包围,战况十分不利,迅即组织部队成功突围,但伤亡重大,深感自责,于12日凌晨自杀殉国。


《双流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中关于周文富的传略


凌则之


凌则之(1911—1940),原名凌家增,字季瑜,四川屏山人,八路军第129师决死1纵队25团政治委员。


 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转读社会系,被选入学生自治会工作。1935年 “一二•九”学生运动中,是清华大学的积极参加者和领导者之一。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奉党的指示,率领一批平津青年到山西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改名凌则之。1939年底,任八路军第129师决死1纵队25团政治委员。1940年8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在正太路战斗中,攻克寿阳车站,破坏铁路数十里,并多次配合友军粉碎敌人扫荡;10月,在敌人第二次“扫荡”中担任阻击任务,不幸殉国。



《屏山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中关于凌则之的传略


舒汉璧


舒汉璧(1907—1940),又名正均,四川泸州(今泸州市江阳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13师工兵营营长。


早年毕业于重庆军官学校,后在南京工兵专科学校深造。毕业后,任川军21军少校营长。全面抗战爆发后,随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0集团军出川抗战,率部转战于湖北、江西等地,多有战功,是抗战时期少见的成绩卓著的特种工兵人才。因率部多次奔袭日军据点,日军恨之入骨,派人四处侦悉。1940年12月,被日军重兵围困于湖北阳新百叠山一带,与敌奋战3昼夜,终因弹尽粮绝被俘,被日军百般折磨,宁死不屈,英勇牺牲。


1939年12月12日至1940年1月20日第72军在辛潭铺、大畈镇、龙港船埠地区战斗经过要图


张雅韵


张雅韵(1898—1941),四川简阳(今成都市龙泉驿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2军新编15师44团团长。


早年在家乡教私塾,后投笔从戎,加入川军,并进入军校学习军事,由录事(文书)累迁至炮兵营长。1939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2军新编15师44团团长,出川抗战。因作战英勇,多次受到嘉奖。1941年春,日军集结重兵进犯江西上高,率部坚守水口圩,多次打退日军进攻;3月24日,日军出动大量飞机,轮番轰炸前沿阵地,44团团部被炸毁,不幸壮烈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


《龙泉驿区志》(成都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中关于张雅韵的传记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2军抗战纪实


曹介


曹介(1919—1943),四川宜宾(今宜宾市翠屏区)人,中共萧宿铜中心县委书记。


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红军,后参加长征。1938年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分配到新四军任营长。1939年赴皖东北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初,任宿东县股北区委书记、区大队长兼教导员。1941年6月,任宿东县委书记。1942年11月,任萧宿铜中心县委书记。1943年3月中旬,在萧宿铜县闵贤集召开全县区乡干部会议,布置反扫荡工作,3月20日,被日本警备队抓获。敌人对他施以酷刑并百般利诱,他始终坚贞不屈。同年7月,在押解途中跳车逃跑,被日本宪兵枪杀,壮烈牺牲。


宜宾市档案信息网中关于曹介的介绍


王家让


王家让(1912—1944),四川渠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辎重兵团团长。


青年时代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1932年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35年毕业回国,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都分校任教官。1938年考入陆军大学第16期学习,1940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军,历任第13军4师少将参谋长、少将课长和辎重兵团少将团长。1944年5月,参加豫中会战,于河南省临汝县风穴寺附近指挥作战时,在马背上中弹牺牲。


渠县档案馆编著的《档案见证--渠县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有关王家让烈士的内容

1949年10月19日渠县政府为审议筹建王家让烈士纪念碑办法等致县参议会函(原件藏渠县档案馆)


袁治


袁治(1892-1938),字海清,四川泸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3集团军第144师第442旅旅长。


1937年率部出川抗战,驰援南京,后奉命移师浣南留溪、南陵守卫江防。1938年11月21日,2艘日舰数千兵力强攻留溪,战斗中壮烈牺牲,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


所在部队抗战经过概况


王超奎


王超奎(1907-1941),四川涪陵(今重庆市武隆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0军第133师第398团2营营长。


1930年加入川军,全面抗战爆发后,随部出川参加淞沪会战,后相继参与安庆、桐城、武围战斗。1939年9月,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战绩卓著,由连长升任营长。1941年9月,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2月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25日,与500余官兵陷入日军包围,拼死搏杀,壮烈牺牲。国共两党军政要人曾称赞他为抗日英雄“断头将军”。


王超奎革命烈士证明书


彭为工


彭为工(1923-1942),四川成都人,八路军总部电台队长。


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革命青年秘密核心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都部队。同年12月,与张露萍等赴延安学习,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3大队,后到中央军委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1939年初,到华北八路军总部任电台队长。1942年5月3日下午,随左权将军在山西对日寇的反扫荡战斗中光荣牺牲。


杨万兴


杨万兴(1912-1942),四川人,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1旅第1团团长。


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长征。1937年10月,参加晋北夜袭阳明堡战斗。1942年11月,奉命率部攻打蒙阴垛庄日伪据点,激战中壮烈牺牲。


夜袭阳明堡(油画)周武发作


彭仕复


彭仕复(1901-1944),四川蒲江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6集团军第47军第178师第532团团长。


1937年率部北上抗日,驻防山西长治,先后在松塔、平陆、夏县、张良村等地开展游击战,袭扰、打击日军,屡获战果。1944年5月奉命掩护友军撤退,13日转战到河南新安县河上沟村,遇日军袭击,激战中被榴散弹击中殉国。


第36集团军在淹底等地关于178师等作战情况的军事文电

彭仕复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四川作为抗战后方基地和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据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值此抗战胜利75周年之际,我们缅怀抗日英烈的生平事迹,追忆他们的英雄壮举,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伟大的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巴蜀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45年8月由西安发往成都告知抗战胜利消息的电报。内容为:“今晨从报纸上得知,苏军对日作战获胜。日军害怕覆灭所以投降,此消息千真万确。让我们停止工作十分钟来庆祝胜利!”

川军战士欢庆胜利

1945年9月3日,重庆10万中外人士聚集较场口,举行庆祝胜利的大游行。

1944年7月,在成都东城门落成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新华日报》1945年10月8日社论《感谢四川人民》。

注:

本文史料来源《川人抗战档案文献图集》《四川省志·地理志》《安岳县志》《双流县志》《抗战綦江》《屏山县志》《龙泉驿区志》等文献,鸣谢晋察冀民族抗日研究会、浙江省档案馆、自贡市档案馆、宜宾市档案馆、泸州市档案馆、宜宾市赵一曼纪念馆、武隆县档案馆、成都市郫都区档案馆、邻水县档案馆、渠县档案馆、蒲江县委宣传部、蒲江县档案馆、成都英烈网、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工委委员乔育新提供支持。


川报观察×四川省档案馆 联合出品

策划:唐伟荐 

主创:钟振宇 李丹 黄颖 王诗侠

设计: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