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文/视频

名片


刘江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作物科技奖、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

刘江在作学术报告

【故事】

5月25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刘江一早就赶往教学科研农场,站在试验田里给学生们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田间布置要点,当天要完成夏玉米的播种。

这段时间也是刘江最忙碌的时候。作为农业专家,他要去附近区县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6月中下旬将迎来夏大豆播种的关键时节;作为团队科研骨干,他正协调全国8家单位,联合共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创新中心;作为研究生导师,毕业季即将来临,他要指导学生论文答辩;作为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他近期要确立《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主持本科课程教学育人大纲和教案修订……

刘江在现场教学

忙碌非但没有让刘江焦虑,反而让他充满激情,就像他常对学生说的,“我们年轻人要快一点,对人民富有感情,对事业怀有热情,对工作充满激情,以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

回国做国家最亟需、对人民最有价值的科研

2020年1月,刘江的学术专著《复合种植作物化学生态学》公开出版,为自己多年的研究划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一个月后,团队负责人杨文钰教授主持的科技成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斩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团队核心骨干,刘江成为该项成果的主研获奖人员。

与众多农业科研工作者有些不同,刘江的科研路并非“一农到底”。从医学学士、农学硕士到日本留学的药学博士,2013年刘江回国后也曾犹豫徘徊:是继续开展药学研究,还是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彼时,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逐年降低,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大豆自给问题显得愈发迫切,但是国内耕地面积非常有限,同为旱地作物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突出。他发现,杨文钰教授开展的玉米大豆间套作研究有望成为破解国内大豆危机的重要途径,并被杨文钰长年甘坐“冷板凳”,坚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务实、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我当即决定转向这一研究领域,选择把科研论文写在试验田上,做国家最亟需、对人民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在杨文钰的感召下,刘江毅然全身心投入玉米大豆间套作的应用基础研究。

作物栽培研究,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短期内出不了大成果,而团队的研究更是涉及到两种作物的耕作栽培、品种选配、农业机械等多个领域。研发过程中,从最初满怀信心到后来大豆几乎绝收,从农民满心期待到口中的“歪专家”,团队一度陷入低谷。在最孤独、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选择坚守……在历经无数失败后,最终以“紧凑型玉米搭配耐荫型大豆,小株距带状密植”的方式,提高了大豆产量。后来,还研发了“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等配套技术,突破了机械化瓶颈,在间套作理论、技术、机具和应用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受两本著作启发,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新路

有着交叉学科背景的刘江,最终选择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如何把自己所学融入科研和团队之中呢?两本著作给了刘江很大的启发。

一本是由孔垂华、胡飞老师主编的《植物化感(相生相克)作用及其应用》。刘江说,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孔垂华老师叙述了自己的传奇经历,从有机化学到农业生态,他在20多年前做出了转变,并在入职华南农大四年后,到美国潜心科研,完成了近30万字的植物化感作用专著。“我渴望像孔老师那样,把自己的专业所长充分运用到农业科研中,并在某个学科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另外一本书是由闫凤鸣老师主编的《化学生态学》。当刘江读到这本书时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个交叉学科,“我觉得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有了方向的刘江,从此打开了一扇窗。他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天然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作物栽培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复合种植大豆化学生态学”研究新方向。近十年来,他在复合种植大豆次生代谢与抗逆机制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获学校首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也受邀入编闫凤鸣老师主编的最新版《化学生态学》。

如今,团队研发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还能多收100多公斤大豆,相当于1亩地产出了1.5亩地的粮食,为四川成为全国大豆产量第三大省、西南成为全国第三大优势产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该技术已推广到甘肃、山东等20多个省,应用面积总计8960万亩。

科研指导一丝不苟,爱学生的好老师

作为大学老师,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博士生陈建华眼中,刘江对待学生、对待科研,那是绝对的一丝不苟,“他常说‘一事,万事’,再小的细节也要做好。”陈建华回忆起刘江指导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从提纲搭建到文稿撰写,反复讨论斟酌,密密麻麻的批注,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力求完美。

刘江在实验室教学

最难得的是以身作则,带头示范。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学生延期返校,人手紧缺,但是试验基地需要春播的玉米已经没有时间可以等待。刘江二话不说,带上陈建华等3名学生,每天一早奔赴基地,扎进地里耕作劳动。为改良土质,刘江运回来数十吨腐殖土,四人顶着烈日卸车、搬运、撒施,忙活了一整天,这样高强度的连续劳作了半个多月。为抢农时,刘江带领研究生白天旋耕、除草、施肥,晚上打着车灯灌溉,经常忙到深夜才从崇州基地返回成都校区,基地的值班师傅给刘江取了一个绰号——“刘半夜”。

而在刘江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现在四川省农科院工作的吴海军看来,“刘半夜”这个绰号一点也不新鲜,“别说半夜回家,他是全年无休。记得2016年的春节当天一早,刘老师还从实验室打来电话跟我讨论试验问题。”

爱科研就如同爱自己的生命,爱学生也如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吴海军硕士毕业论文进展不顺利,不少人劝他调整方向,他很受挫,接着在实验室里又干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吴海军记得,有天晚上11点多,他把实验结果发给刘江,本以为刘老师第二天才回复,结果他很快就打电话详细询问了实验情况。吴海军后来睡下,早上起来才发现凌晨2点半,刘江给他留言,详细分析了实验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当天一早,刘江就带着吴海军开车去农场做实验,直到干到第二天深夜终于解决了问题。

刘江担任研究生导师,躬亲共学、科研指导一丝不苟,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学术奖励,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如今,刘江的学生也陆续回国,投身到农业科研中。

寄语


刘江


我们青年人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拿得起,就是要敢于担当,以我们最美好的青春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不是碌碌无为、虚度年华;放得下,就是要舍得把浮华享乐放下来,让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专心致志做国家最亟需,对人民最有价值的工作。未来,我们将铆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中的基础科学问题,让我们的技术既能够“立地”,又能够“顶天”,为现代农业技术的持续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