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斐 图/杨汉国

清晨6时50分,南充市营山县骆市镇游乐村“村村响”广播准时响起:“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早上好……”静谧的小山村被唤醒,开启一天的生机。

近年来,营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放在首位,加强农村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广播电视项目资金3500多万元,架设光纤干线总长4560公里,建成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70个,实现县到乡镇、乡镇到行政村通光缆率100%,行政村广播通响率100%,农村应急广播覆盖率100%。

“村村响”工程实现全覆盖

每天清晨广播响起后,游乐村4组村民郑少国会准时起床,在院子里一边听广播,一边锻炼身体。“每天听广播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了。”年过八旬的郑少国精气神十足。据他介绍,“村村响”每天至少播放4次,内容包括国际国内新闻、本地新闻、疫情防控、各类安全知识、相关政策宣传等。除了“固定节目”外,村干部也会通过广播通知村务,或者宣讲一些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与知识。

明德乡子丫村的“村村响”广播

在游乐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张播控操作台、一支话筒、一张椅子,就构成了一间村级广播室。今年以来,该村村干部几乎每天都会通过广播向村民宣讲疫情防控政策、森林防灭火、燃气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据了解,为切实承担好中央、省、市、县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近年来,营山在新店镇铧镆村新建1座广播电视发射台,全覆盖建成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和乡镇公共服务网点,保障群众能够及时有效收看收听16套无线数字电视节目和2套调频广播节目,确保信息传播等工作的实效性和全面性。

协同监督机制保障服务

“观音村4组的广播不响了,最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需要通过广播发布防疫信息。”4月15日,渌井镇观音村党支部书记袁建春拨通了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营山县分公司城郊经营部的抢险电话。该经营部经理杨林立即组织人员,将备用高音喇叭、收扩机等设备装上车,带上维修工具赶往现场。经过40多分钟的排查,发现该村3组到4组的广播线缆中间有断点。不到半个小时时间,维修人员便接通了中断点的光缆,恢复了观音村4组的广播信号。

据了解,为了让农村广播电视管得好、守得住、用得多,营山建立健全文广旅、广电、乡镇(街道)、网络服务公司之间的协同监督机制。县文广旅局负责服务质量监督和对运维机构的专项检查;各乡镇(街道)和网络公司负责协调落实网点用地和管理人员;网络公司具体负责建设实施,落实运营维护机构和人员、技术指导和服务。对大部分用户的保修服务,30分钟内完成业务派单,3小时内到达维护地点(不可抗力除外),网点每周7天都开放。

不仅如此,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效能,营山县还将应急广播充分融合到其他业务中,建成“雪亮工程”“党员远程教育”“蜀乡村”及“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等多系统的综合智慧业务平台。

应急广播织密乡村“安全网”

“去年发生洪灾时,多亏有了应急广播,让我们第一时间将雨情、汛情以及避灾路线、救灾聚集点等信息通知给村民,让老百姓提前做好防汛减灾准备,保障了他们的生命安全。”提及2021年的“8·7”暴雨洪灾,明德乡子丫村村干部仍记忆犹新。

2021年进入汛期后,中国广电四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营山县分公司以及各经营部组成突击组、故障抢修队,随时待命抢修各乡镇(街道)存在故障的“村村响”设备;严格执行防汛预警工作要求,不间断播放应急广播,积极发挥应急疏散作用,紧急转移疏散群众6.2万人、牲畜5600头,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同时,累计投入资金366.73万元,抢通受灾广播电视用户信号19027户,疏通抢通广播电视光缆干线476.46公里、皮线光缆292.6公里,为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贡献了力量。

除了在防汛救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营山广电服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营山率先启动全县应急广播系统,为了保证“村村响”正常运行,成立了11支“村村响”应急广播巡检抢修队,累计完成420个村(社区)的应急广播“村村响”维护。

在营山大地,一个个“村村响”应急广播织起了一张让村民安心、让政府放心的平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