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宜宾市南溪区“长江第一湾”罗平 摄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宜宾观察  曹洋 文/图

4月12日下午4点,宜宾市翠屏区长江协助巡护队队员刘卫东准时来到江边开始当天的巡护工作,江面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现在江水越来越清,鱼儿也越来越多。”雨后初晴,不少市民在江边散步,江面碧波荡漾,生态绿道穿城而过。

宜宾是长江上游重要水域涵养区,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划定,长江宜宾段干流长度为91.01公里。如何守护这“一江碧水”?“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来到宜宾市翠屏区、南溪区,在巡护队队员的日常工作中寻找答案。

一个转变 “打鱼人”变“护江人”

工作包、水壶,对讲机、执法记录仪……带上巡河要用的工具,刘卫东开始巡河。“看有没有钓鱼、炸鱼的,看江边有没有污水排放,有垃圾也要捡走。”虽然河边草木丛生、路面并不平整,但刘卫东步伐很快,“这四五公里路,每天来回要走三四遍。”

刘卫东一路快走,一边告诉记者:“3—6月是鱼繁殖的季节,最近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制止钓鱼捕鱼的行为,鱼卵才有更长时间成长繁衍。”

翠屏区长江协助巡护队队员刘卫东正和同事巡护河道。

前30年,刘卫东靠捕鱼为生。去年3月,宜宾启动长江协助巡护队伍选拔,翠屏区20名退捕渔民通过选拨从“打鱼人”变为“护江人”,刘卫东也正式上岗。

“上岸之前几年,已很难看到成群的鱼了,现在很多鱼儿还会跳上岸来。”刘卫东上岗之后常常感叹。

小分队正在宜宾市南溪区“长江第一湾”了解相关情况。

翠屏区水产渔政站站长刘晓欢介绍,渔民熟悉鱼情和各种捕捞方式,水上生存能力强,让他们参与巡护给护江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退捕渔民协助渔政巡护长江只是宜宾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举措之一。据了解,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宜宾自2007年起坚持开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长江鲟、胭脂鱼等各种鱼类1244万余尾。

五张清单 厘清职责

顺江而下,采访小分队来到宜宾市南溪区“长江第一湾”。南溪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余浩正和队员们查看雨洪排水口的排污情况。巡查途中余浩还偶遇了南溪长江协助巡护队队员,互相打了个招呼后,余浩转头告诉记者:“都是保护长江,经常在长江边上‘偶遇’,但是大家工作内容不一样,各司其职嘛。”

河湖长、河道检察长、河道警长、巡护队员……在南溪,多级联动共同保护长江,余浩和队友们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南溪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余浩正和队员们查看雨洪排水口。

“对长江干流岸线的保护,南溪区河长制办公室制定‘一河一策’,通过‘五张清单’厘清每个环节的要点。” 南溪区水利局河湖管理处主任吕守娥介绍, “五张清单”包括问题清单、目标清单、目标分解表、任务清单以及责任清单。“清单将建设、治理、执法等具体任务,分解到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确保工作出实效。”

按照清单内容,南溪生态环境局负责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等领域的牵头工作。南溪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辖区内企业的排污口、排水口、污染源等,当地采用“技防+人防”的方式,并对长江干流上的32个长江入河排水口建立溯源机制,无人机巡查也是常态。“对全区27家重点企业进行在线监测,实时了解企业排污情况,一旦有异常,立即进行现场督查。”

多部门联合巡查也成为保护长江的常态化举措,水利、生态环境、住建城管、海事、长航公安等部门都参与,许多普通市民也自发地参与到对长江的保护中。

五年来,南溪区已推动部门联合巡查150余次,清理沿江垃圾1800余吨,依法整治长江沿岸砂石堆场15个并完成1000余亩的生态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