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文/图
柳潭社区5组耕地机正在整理土地。
3月29日上午,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柳潭社区5组一处半山腰上,耕地机来回穿梭,把土块压碎、碾平,一片“良田沃土”呈现出来。只是田埂边上堆放着的手臂粗细树枝条,提醒人们这里曾是成片的撂荒地。
“这片地有13亩,撂荒了六七年,两台挖掘机和一台耕地机总共‘奋战’4天,终于把土地整理出来了。”看着眼前的劳动成果,柳潭社区党总支书记汤洪涛很有成就感。
放眼整个通川区,今年以撂荒地复耕、腾退低效林、幼果林间作等方式为引领,将完成5万亩的大豆扩种任务。随着春大豆播种临近,备耕工作已基本就绪。
鸟瞰柳潭社区5组整治后的撂荒地 。李平 摄
扩播面
向撂荒地、低效林要“地”
金石镇位于通川区西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知名的“金石梯田”就在这里。29日当天,川观新闻记者先后走访了该镇的月岩村、土门村、柳潭社区,大豆备耕已进入“下半场”。
“统一按‘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标准种植,这些是专门留出的接下来种大豆的行距。”在土门村一片翻耕地前,玉米苗已冒出两三厘米高的芽,金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在伦兴致盎然:一是这片低效经果林现在有了“用武之地”,二是群众严格执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求。
作为农业大镇,金石镇今年有6690亩的大豆扩种任务,扩种规模位居通川区第二。地怎么来?王在伦说,今年全镇有2000亩的撂荒地治理任务,几乎全部用来种玉米大豆。
既整治了撂荒地又借此完成大豆扩种任务,这个“双赢”的办法同样是通川区多个乡镇的选择。
29日下午,记者来到江陵镇和平村与青龙村交界地带,一大片翻耕后的山坡上,“种好粮食 端牢饭碗”“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标语牌格外显著,地里还掏出一排排长长的沟槽。“沟槽间隔2.7米,这是为便于‘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标准种植。”江陵镇副镇长王小龙解释道。
这片横跨两个村的翻耕地,是由镇上组织实施腾退低效核桃林改造而成。王小龙补充说,通川区将撂荒地、低效林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一般杂草、草木丛生、成林地,分别按每亩500元、800元、1000元标准补助整治复垦。
江陵镇把低效林腾退成的良田。
有了财政资金支持,江陵镇在除场镇所在的社区以外,另外13个村(社区)均打造大豆种植示范片、展示点,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或以村集体等模式种植,并示范带动一般农户逐步改变种植习惯。
这与金石镇推广大豆扩种的办法一致。通川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副站长罗荣说,区、乡、村三级层层建设示范片(点),示范片内统一种植模式、管理及病虫防治等。
除了向撂荒地、低效林要土地增量,挖掘已有地潜力,是通川区完成大豆扩种任务的重要抓手。
通川区利用“一李两莓”(青脆李、蓝莓、草莓)特色产业土地空间,明确幼果林间作大豆任务面积10920亩,占全区任务的五分之一。
29日下午,以青脆李为主导产业的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一人高的果树间多名农民正在除草、松土。“辖区内脆李种植面积近4000亩,其中幼林1000亩,今年实施幼果林间作,完成540亩的大豆种植任务。”凤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高俊说。
保增产
技术保障+选对豆种
“树龄3年以下的,大豆种5行,果树与大豆的间距为1米……”29日下午,双鱼湖社区幼龄脆李地,学生和农民围成一圈,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教师黄承建现场授课,既为种植户送去大豆种植理论知识,又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机会。
当天该校共有10多名老师来到幼龄脆李地,与农技员一起现场指导种植。“大豆复合种植作为一项新技术,我们采取校地合作模式,帮助农户提升对这项技术的认知。”高俊表示。
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教师正在给学生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校地合作不止在种植阶段。黄承建说,还将在大豆苗期、开花期、籽粒灌浆期、成熟期、收获期等重要节点前来指导。
确保扩面增产,必须科学种植。
罗荣介绍,通川区以技术服务团成员包镇、技术员包村的机制,实行定点指导,通过集中教学、现场观摩培训,让种植户真正掌握种植技术。
要实现高产,豆种的选择是关键一环。
今年通川区购买豆种为“成豆16”,罗荣解释,这是结合通川区常年气候特点作出的决定。“通川区9月多雨天气较多,对收获有很大影响,为避开这种不利天气,故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春大豆。”
“目前,通川区已备齐所需的170吨种子,其中130吨已发放到种植户,剩下40吨正在运输途中。”罗荣说。
【权威解读】
达州市通川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杨馥繁:
政府采购 提供耕种管收全程社会化服务
通川区积极探索不与主粮争地的大豆扩面增产新模式,经前期摸底调查,及时将大豆扩种任务下达到乡镇、明确到村组、落实到地块,重点通过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幼果林间作及撂荒地复耕、腾退低效林、利用田埂路边地等方式,因地制宜解决扩种大豆“地”的问题。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项新技术,为确保种植户能种、会种、种好大豆,通川区建立13名技术服务团成员包镇、117名技术员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分级负责工作机制,开展新技术、新机具示范展示,推广大豆机械化栽培,千方百计提高单产,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目标。
与此同时,通川区强化农机化和社会化服务支撑,采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2台、普通精量播种机10台、适宜山区作业的小型大豆收割机6台,计划以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支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有意愿无劳力家庭、种植大户、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全程社会化服务,推动大豆扩种任务全面完成。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网友黄河水 2022-04-04
抢抓机遇
川观网友黄河水 2022-04-12
春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