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周梦颖 龙欣雨 魏杰 胡容
庙宇变学堂,这里曾被当时身处古蔺的地下党员称为“革命的摇篮”。如今是古蔺县东新镇东新中学,培养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
3月16日下午,在东新中学的篮球场上,学生们正打着篮球,紧邻篮球场一侧,一棵百年老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显眼。树的一旁,是东新中学的“校史陈列馆”,也是古蔺县千户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王氏族谱记载:东新教育始创于1912年(民国元年)。东新绅士王植三积极倡导,聘请鱼洞沟秀才云习之、柑子坪学人杨春平为师,在东新双丫子兴办私塾——“育才庄”,教习《四书》《五经》等古书。1915年,因学童增多,育才庄迁至东新,以千佛庵古庙为校址,正式命名为千户安小学。
彭纯远主编的《泸州白色恐怖笼罩下坚持斗争的人们》介绍道,1932年至1938年期间,千户安学校的校长——古蔺地下党创始人邓伯明(丁伯夫)等同志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师生们受到了很好的革命启蒙教育,这为以后古蔺地下党组织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许多同志因此走上革命的道路。……1938年邓伯明、邓叔明、熊绍阳等同志毅然北上延安去了,但他们播下的革命种子却在古蔺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了,到1949年全县共发展敌下党员二千多人。在敌人统治后方组织地下武装,开展抗丁、抗粮、抗款,反贪污,争民主、争夺乡保政权等革命活动,对配合解放战争,动摇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配合解放古蔺起了积极的作用。
千户安小学被誉为“古蔺革命的摇篮”。
曾经的千户安小学,如今就在眼前,现在是东新中学的“校史陈列馆”。红砖绿瓦,搭配木质门窗,与校内其它的建筑相比,这栋建筑略显反差感。
“这栋楼在学校里年纪最大。以前,在古蔺东新的地下党员会在这里学习交流,如今整栋楼的面貌没有明显的改动,只是后期有进行加固和维修。2009年,学校把这幢古老的教学楼更名为东新中学的‘校史陈列馆’。”东新中学老师刘勇介绍道,以前学校周边都是山坝头,四面环山光秃秃的,400余名学生挤在一栋楼里,如今的学校有了师道楼、正道楼、学道楼、同道楼等,可容纳1000余名学生。
走进校史陈列馆,沿着一阶木质楼梯到二楼,一间教室里存放着历年来有关学生、学校、老师的展品,如每个时期的学生毕业证书、60年代的球衣、70年代的学生运动服等,来到这里,就能感受不同年代带来的变化;紧邻的另一间教室,则存放着学校的奖杯、证书,还有学生的书法作品等。
从千佛庵到千户安,再演变成为如今的东新中学,历经近百年的时代变迁,这里,也已从一间条件简陋的小规模山区私立学校发展到现在,拥有各类先进的教学设施,校门、校舍、教师宿舍、运动场、食堂等。一所崭新而现代、校园环境幽静宜人的花园式学校屹立在这片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革命老区。
“当时我还小,很多故事都是听长辈说。当年,在重庆中学读书的古蔺青年邓伯明、熊正阳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初,邓伯明、熊正阳二人奉派回古蔺,利用教书的身份为掩护,积极开展建团活动。1935年初,红军‘四渡赤水’进入古蔺县境时,邓伯明兄弟俩还组织‘红军朋友会’以安置伤病员,开展争取白军和扩大红军的宣传影响。”东新镇村民李宗森说,经邓伯明等策划,把宣传和发展组织活动扩大到古蔺城区及其周边。当红军长征北上后,邓伯明只好返千户安小学任教作掩护。在红军途经东新时,千户安小学学生王星、姜谦也参加了红军。
“当年很多地下党员都在这里学习交流过,因而这所学校不仅是古蔺教育的先驱,也曾是解放前古蔺革命活动中心,更是中共地下组织早期发展的策源地。”东新镇组宣统委员徐萍说。
如今的东新中学有1069名学生。东新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雷俊介绍,校史陈列馆日常也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下一步,学校计划将校史陈列馆所在的建筑楼再进行扩展打造。从教育起源,红色历史文化再延伸,持续影响着东新的发展。
近年来,古蔺县东新镇明确“全域规划、立体布局”发展方向,扎实推进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改善民生事业,奋力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乡镇。值得一提的是,在脱贫攻坚中,仅在住房安全方面,当地就投入资金2476万元,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295户,在李家寨与呐喊村建成集中安置聚居点,集中安置76户298人,实施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469户,1024人,脱贫群众的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成为名副其实的“千户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