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结婚登记对数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媒体统计显示:这一数据创下1986年以来的新低。(3月21日中新网)

2021年,结婚登记创36年新低。实际上,2014年起,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适婚人口总数下降。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数量减少,这是当前结婚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社会包容度也在提高。三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结婚年龄不断推迟,相当一部分适婚人口没有结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婚姻观,但这一传统观念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结婚率下降,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外,一个很大的原因为年轻人的经济负担过重。现在结一个婚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别的不说,一套房子就是数百万元,还要装修、购汽车、送彩礼、办宴等,年轻人想依靠自己确实很难解决,使他们害怕结婚。就算负债成了亲,抚养子女等也让一些年轻人心生恐惧。曾经有人戏称,养个孩子消灭一个百万富翁。有关部门测算,把一个孩子抚养到18岁,少则要120多万元,多则要300多万元。这样算来,如果一对夫妻每人的平均工资为5000元,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工作几十年。还有,结了婚生了孩子由谁带、如何带也是年轻人结婚意愿不高的原因。

另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有的人想趁着年轻拼一下,不想过早地组建家庭;有的看到一些人成家后很快离婚了,为此对婚姻产生恐惧;更多的是一些年轻人因为参加社会活动少,与外界接触太少,很难找到如意的对象。团中央网络中心发布的《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如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您会怎样?”的问题,69.53%的青年选择继续等待,直到找到理想的人才会选择结婚;15.61%的青年选择“保持单身”;有9.34%的青年愿意“降低择偶标准”;仅有5.52%的青年选择“将就结婚”。

“结婚率”不断下降,这不是个人私事,有关部门不能坐视不管,因为一些年轻人不急,但他们的父母急,社会各界急。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急这些年轻人的家庭所急,急社会所急。只有提高结婚率,才能增加孩子出生率,才能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要增加年轻人结婚的意愿,各地政府应该拿实实在在的办法来,要降低年轻人的生活成本,把房价、教育支出等费用降下来,解决他们结婚生子后,孩子养不起、没人带等问题。各级工、青、妇等组织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的同时,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交流、接触的机会,从而使年轻人尽早找到自己如意的对象,把结婚率和生育率拉上去。(胡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