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许多“免费WiFi”的广告在手机上频繁出现。手机应用市场上,打着提供“免费WiFi连接”服务的应用程序也比比皆是。真的可以免费吗?背后藏着什么猫腻呢?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对此展开了专门的测试。(3月16日 光明网)

据报道,测试人员对20余款免费WiFi应用程序做了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打着免费旗号的软件不仅无法成功连接WiFi,而且还会通过“确认”“连接”等字样诱导用户下载其他垃圾软件。此外,这类软件还存在自启动等功能,大肆收集用户信息、推送弹窗广告,严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让用户不胜其扰。

想要的免费WiFi没用上,却徒增一大堆风险。从现有法律角度看,涉事软件的“流氓行为”,侵害的是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权。尤其是,诱导下载的行为,是单方面故意为之,并没有征得用户的同意,为法律所不允许。不过,上述行为尚不构成刑事犯罪,而在民事法律范畴内,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和打压;用户个体力量单薄,依赖于私力救济,也难以与软件商叫板。相比之下,软件商从中获利丰厚,即便侵害了用户权益,也不会遭到相应惩罚,必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涉事软件之害,不仅在于侵犯用户权利,已经成为灰色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这一产业链中,软件强迫用户不断下载多余软件,而由此所增加的“无效下载量”,又反过来变成骗取广告投放和投资人出资的“耀眼成绩单”。软件用户乃是其中最为明显的受害者。

涉事软件大行其道,归其原因,即在于缺乏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无法实现强有力的监管惩处,亟需完善和补强法律层面的短板,将该类软件纳入到监管体系中,铲除滋生土壤。具体来看,相关部门应该厘清权责,明晰职能范围和标准,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同时,在法律范围内,还应重视溯源治理,将涉事软件列入禁止情形,一旦出现恶意捆绑植入、违法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则严格追责、严肃查处、严厉惩罚。

“免费WiFi”套路“高深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利用人们贪小便宜、寻求便利的心理,通过侵害用户隐私来牟取利益。其实广告变现本是合理正当的盈利手段,但这都建立在企业完善产品体验、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绝非正道。免费WiFi软件的商业陷阱也时刻提醒我们:免费的东西往往代价更高,正所谓“一切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