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成了人们的必备工具。首次下载使用时,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是常规操作。这些协议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字,长度堪比一篇论文,相关调查显示,近80%的用户很少或从未阅读。复杂的协议文字中藏有哪些“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记者调查发现,主要有:不同意则不能用;暗渡陈仓;先斩后奏;一次同意,次次同意;个人信息转送第三方等,五大“坑”。(3月15日 新华网)

手机用户在下载、使用APP之前,都必须签署一份协议,这是一份用户与APP平台之间的合约。用户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后,就相当于同意了其中的条款,并应依约行事。如果用户没有遵守条款,一旦发生纠纷,就无法获得法律的支持。

“用户协议”既明晰了双方的权责,也有利于保护用户隐私,所以非常必要。然而,APP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这份用户协议中藏“坑”,让用户的权益受损。记者调查到的APP在用户协议中暗藏的5个常见的“坑”,就很容易让用户中招,比如不同意就不能使用,就是非常典型的霸王条款。

手机APP想要访问手机软件,就必须征得用户同意,取得访问权限,这是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当然,如果APP是为了完善功能、收集反馈、记录数据等合理需求,用户可以同意索取权限的要求,但是,很多APP都有过度索权的不良记录;甚至,还有可能存在将用户信息转售给第三方的劣迹行为,这当然属于违法违规行为。手机APP为了“合法”地违规,就在用户协议中夹带私货,让用户有苦难言。

早在去年,工信部为加强APP的个人信息保护,就已经出台了法规,规范APP的个人信息处理。可是,一些APP依然阳奉阴违,他们将用户协议的字体调到最小,并且内容烦琐,动辄数万字,有谁能耐着性子读完?相关调查显示,近80%的用户很少或从未阅读,这说明,大多数用户都在没有阅读的情况下,勾选了“我已阅读并同意”选项,无奈地“被同意”。再者,他们不仅在用户协议里藏坑,夹带私货,还在攫取用户信息、隐私上小动作不断。

APP想要赢得用户信赖,就应当严格遵守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不断地提升服务,改善用户体验。如果为了自身流量,一味地钻法规空子,挖空心思地收集用户信息,利用用户个人信息牟利,用户当然不满意。APP应当筑好信息保护的防火墙,在保护用户网络信息上展现善意,只有遵守法规,善待用户,才能真正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当然,切实保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也需要职能部门拧紧监管螺丝。 (黄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