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继强 李婷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不仅是我省统筹用好市场力量,构建多方参与、共抓落实的战略推进格局的迫切需要,也是民营经济贡献力量、实现发展的时代机遇。


01

唱好“双城记”离不开民营经济积极参与

●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更充分发挥好民营经济机动灵活、内生增长动能强劲等比较优势,这对于民营经济来说,也是巨大的现实机遇


唱好“双城记”,离不开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


东西部发展实践经验显示,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是国内各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支撑。看发展水平——年初发布的《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显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223家A股上市公司上榜,占据近乎半壁江山;看投资贡献——2019中国民营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比超60%,在制造业投资中占比更达到85%以上,民营企业是投资的最大推动力;看创新动力——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占比超75%,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看就业贡献——民营企业就业存量占比近80%,增量占比超100%,是城镇就业的最大保障;看区域布局——中国500强民企数量排行榜中,广东、北京、上海分别位列前三名,而三省(市)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的核心战略地区;看具体城市——民企500强数量榜前七名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苏州和成都,其分布结构与中国经济“四个极核”区域分布基本一致。


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下,民营经济作用更为凸显。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这需要我们更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激发多元社会主体积极性,凝聚最广泛最深厚的建设力量。而民营经济具有机动灵活、内生增长动能强劲等比较优势,激发其发展活力,更有利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增长极。


对民营经济而言,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意味着能够抢抓巨大的现实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经略西部广袤战略腹地,形成东西南北四极牵引、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当前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地位因此得到进一步提升。齐心唱好“双城记”,为民营经济贡献力量、展示风采、实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民营经济应该并且可以大有作为。


02

唱好“双城记”更好引导民营经济入场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用现代经济的理念和方法去促进市场资源要素作用于区域发展。建设初期尤其可大力提升民营资本在传统基建和新基建方面的参与度。政府须解开一道道捆绑在要素市场上的绳索,坚持“非禁即入”原则,进一步扩大民营资本参与领域和范围


要唱好“双城记”,政府部门如何更好引导民营经济参与?


从理念上,我们应认识到川渝两地必须用现代经济的理念和方法,去调度促进产业、经济、空间等市场资源要素作用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破“各炒各菜、各配各料”的要素隔离,注重市场主体的合作参与,激发内生增长动能,形成产业闭环链条。


从方法上,应围绕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初期,尤其要做好打基础工作。为此完全可以大力提升民营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度,利用民营资本力量推动弥补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短板,从而提高整体物流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尤其是在新基建方面,应加快制定民营企业参与新基建分行业、分领域、分业务市场准入的具体路径和办法,鼓励广大民营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科技型企业通过技术入股、项目混改等方式主动参与。


要扫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培育市场化环境。市场主体要以市场化方式进行互协性合作、互补性合作、互惠性合作,如果两地市场主体在资源技术等市场要素方面不能真正流动起来、融合起来,那也就很难激发出区域发展的内生增长动能。而要实现这种流动和融合,政府就必须要解开一道道捆绑在要素市场上的绳索,最大程度地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这要求坚持“非禁即入”原则,进一步扩大民营资本参与领域和范围,深化资金市场、用地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产权市场等相关改革的具体办法和政策,推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要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各层级政府部门应构建民营企业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要素保障和长效服务机制。这包括面向民营企业开展项目推介,进一步畅通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等等。在数字化浪潮中,成渝地区还可建立“政府·金融·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利用数字经济为中小企业赋能,加快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成渝地区还可推广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经验,引导民营经济更好发挥力量。



(作者分别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