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的学生李洁(化名),面对天天洗碗这种简单重复的高强度的实习节奏,最终选择了“跑路”。从去年9月开始,学习烹调与营养的李洁,被学校安排到一家国际连锁酒店实习8个月,而所谓实习就是“一整筐一整筐地搬碗碟,一整桶一整桶地倒垃圾,一整盆一整盆地端泔水!”实际上,不少职校学生都有类似的实习经历。(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
平时上课,李洁学的都是怎么做菜,怎么营养搭配,练习的都是各种刀工,结果实习时连后厨的门都没有进去过,而是像陀螺一样,在脏盘子、脏碗、泔水桶之间打转。而同一专业的同学,有的被分配到酒店前台,有的被分配到客房部,就是没有去厨房的。如此“错配”实习其实十分普遍,学旅游管理专业的被安排去酒店做保洁,学广告设计专业的被安排去电子厂拧螺丝,“拧了半年下来把专业忘得一干二净。”
尽管实习的目的包括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但是并不是要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去从事与专业毫无关系的低端劳动。要知道,实习最重要的目的,是将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以此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未来参加工作打好基础。说白了,实习就是通过实践更加熟练专业知识,更加精通专业技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实习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活动,也是颁发毕业证书的一个前提条件。
但是,在实习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之一便是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其原因,一是职业学校抱着“走过场”的态度来看待学生实习,没有从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方面来应对实习环节。学校没有提前做好摸排工作,没有将各种专业的学生人数与实习单位的专业岗位一一对应起来,仅仅将学生派给实习单位就万事大吉了。二是实习单位从自己的现实情况出发,哪个岗位缺人就安排实习生到哪个地方去,根本不考虑实习学生的专业所学。
近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了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划定了实习管理的“红线”,明确不得安排与专业无关的简单重复劳动、高强度劳动。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规定”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因为缺乏实习细则与违规的处罚细则,规定的“红线”常常被逾越。
新闻中还有一个细节不得不说,李洁的实习工资是每月2200元,同岗位的正式员工是每月8000元。显然实习单位将学生当作了“廉价劳动力”,而这种情况并非个别。针对实习报酬和费用问题,《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实习单位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实习报酬,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工资标准的80%或最低档工资标准。不过现实中,真正依照“规定”来行事的用人单位真的不多甚至十分罕见。
也因此,改善职校学生实习环境,让职校学生实习时能够专业对口且拿到应得的报酬,实在是迫在眉睫且任重而道远的事情。笔者之见,国家层面必须出台更细致的实习细则,同时配套出台更加严厉的违规制裁措施,令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要从职业学校与实习单位两个层面进行约束,要建立长期的双方挂钩、合作关系,同时严禁双方形成视学生权益如草芥的黑色利益链。对于乐于接收学生实习并遵守规定的单位,国家不妨给予明显的优惠政策,一旦单位违反规定,优惠便立即取消。此外还要设置举报平台,通过曝光、舆论挞伐等方式,令违规学校与违规的实习单位,在接受制裁与处罚的同时,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曲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