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人大代表董兰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许多学生近视率逐年升高很痛心,建议学校继续延长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使近视情况得到缓解。(太原综合广播2月23日)

这位代表所说的情况,很多家长都有同感,那就是近视作为一种不可逆的疾病,尽管全社会都很重视,但现实层面却并未得到明显改观。延长户外运动时间,显然是有效但容易被忽视的方案。

近视是病!更可以说是青少年最容易得的疾病,它的发病率之高,却几乎已经让人们忘记这是一种病了。教育部2014年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即使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小眼镜”。可以说,他们父辈小的时候,戴眼镜的只是个别,现在不戴眼镜的高中生反倒成为“稀有动物”了。知名眼科医生陶勇去年在做客央视“两会”节目时,就直言形势“非常严峻”,更表示近视度数不断增加甚至致盲。

防控近视很容易,却并不简单。表面上看,除了遗传因素外,就一个原因——用眼过度。所以要减负,少留作业、少考试、少用电子产品,同时要加强户外运动时间、改善光线质量。问题是,知易行难,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家长而言,以减少学习负担为代价确保不近视,说起来都没意见,做起来却并不诚实。所以,如果有一种药可以确保过度用眼却不近视,家长们一定愿意花大价钱去买;但要以减少学习时间来换取不近视,很多家长根本做不到。

经历过“无补课”时代的人都知道,大量时间参与户外活动,是对身心素质包括保护视力的极佳方式。其中的科学道理专家已揭开:近视问题其实是整个儿童青少年综合身体素质的反映,而其预防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归户外活动。

不得不说,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作业负担有了明显下降,但户外运动时间是否相应增多,有无达到专家建议的“每天两小时”,恐怕依然不乐观。从现实情况来看,即使是小学阶段,也很难保证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更不必说还经常被语文数学所占用。事实上,即使保证了体育课和课间操的户外运动,也远远达不到“每天两小时”的强度。过去,家长还可以在放学后带着孩子户外锻炼,如今实行托管,六点多放学回家可能天都黑了,哪有时间?

既然目前孩子几乎整个白天都呆在学校,那么抓好户外运动的主要责任就放在了学校身上。考虑到学校管理更刚性,场地师资条件也更有保证,更应在以下几方面去发力:首先,确保小学生每天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体育课、大课间等时间段一定要保障;其次,严查体育课被挪用的情况,严肃处理违规学校和老师;最后,避免拖堂,鼓励学生们在课间十分钟走出教室。毕竟,小学阶段是视力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是近视增长的快速期,如果连学校都难以通过科学调整作息来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那其他途径就更不必指望了——放学后的学习负担或许更重。

重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以数据量化,才能在考核中发挥出影响力。2019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责任书提出,省级人民政府从2019年起到2023年,在本省份2018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的基础上,力争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0.5%以上。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必须把任务层层分解,既要通过建立“视力档案”的方式了解情况的发展变化,也要以个性化的“护眼计划”督促日常管理,更重要的是形成奖惩制度,对忽视视力保护的学校负责人,必须形成足够压力,如此才能倒逼“保护视力”不再沦为空话,让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真正被在意、被关心、被呵护。(宋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