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以“建议对部分网站强制要求下载App的行为进行整治”为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肖亚庆留言称,“现在用手机浏览器浏览内容时,一些应用常常会弹出来推荐App的窗口,比如用苹果手机Safari浏览器时,百度就会推荐你下载App浏览,还有贴吧也是,必须下载App才能浏览全部评论,希望政府能够对这种行为进行整治。”对此,工信部2月21日回复称,“关于您提出的相关问题,我部将深入研究,根据下一步工作安排予以关注,维护用户合法权益。”(2月22日《澎湃新闻》)

“强制下载App”不是新问题,该算是“旧问题”了,而“强制下载App”只是众多App问题中的一个。整治“强制下载App”该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应该是彻底解决,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据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强制下载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交、购物、理财软件以及一些功能性应用程序中。早在2016年,工信部就出台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未经明示且经用户同意,不得实施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开启应用软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或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从现实情况来看,“强制下载App”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应该说,对于App问题,职能部门一直在整治。解决了一些问题,却又出现新问题。毕竟App问题是人的问题。在技术不断进步的现实中,整治的招术只能是事后的“亡羊补牢”,且是在App问题侵犯到大家一定程度之后,比如,强制下载App问题,这么多年了,仍然未能整治好。诟病已久的问题为何治不好?难道是“魔”太厉害,总是高于“道”一尺?

下载App本该是自愿,谁都无法强迫,可相关企业总是漠视法律,总能够做到引诱或强迫。问题的出现总是一堆又一堆,整治问题往往一小块一小块,似乎跟不上节奏,退一步说,即便是跟上节奏,也总是“擦屁股”的节奏。鉴于以往的经验,整治“强制下载App”需要换个思维。其一,不能再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不能总是先问题,再整治,再问题,再整治,整治的眼光无妨看得长远些,来个釜底抽薪,彻底解决;其二,整治要处于“动态”之中,不能总是一阵风,整治了,就不管了,等到出现新问题再整治。而该是将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甚至还没有出现问题,对策早就有了;其三,严格执法。App问题是人的问题。每个问题的App的背后就是一个问题企业。整治好企业,管住了企业,App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强扭的瓜不甜”,道理浅显,可企业却偏要强扭,只因法律没有发挥出该有的威力。对于一心追求利益的企业,道理讲再多,恐怕无济于事,还不如严惩,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健全信用记录监管机制,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