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家消费领域第三方测评机构的名誉权纠纷登上热搜。产品测评是否涉及虚假宣传掐架的背后,是第三方测评机构的商业化变现问题。如何在客观公正前提下实现盈利,一直是业界探讨的焦点。目前来看,第三方测评的商业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2月15日《经济日报》)

第三方测评,一般是指由生产厂家和政府部门之外的较专业的第三方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对比,告诉消费者几款同性质产品的优劣所在。第三方测评因更为生动、形象、全面吸引用户广泛关注,更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从这个角度看,独立于各方之外、客观公正是“第三方”的应有之义。

然而,此次被舆论关注的第三方测评显然是出了问题的,主要疑点在于:为何是谁“花钱请的”结果就“偏向于谁”?商家请的测评机构,测评的结果往往会是产品如何优秀,政府请的测评机构,测评的结果往往又是服务如何优质。这样的测评结果不仅是不公平的,反而让第三方测评变得乌七八糟了。

现实生活里,第三方测评成为一种商业服务。不少人看到了社会上第三方测评的商业机遇,纷纷创办各种商业性质的测评机构。按理说,第三方测评机构应该是“中间人的性质”,既不站在“这一方”的角度,也不站在“那一方”的角度,而是借助自己的测评结果、调查结果、检验结果,发布一个比较公平的数据,这个数据的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失去了第三方测评的意义了。

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的结果等等必须是公平的。然而,实际上在一些此类测评等数据上却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出现了“谁给钱就听说的”现象。比如说,某地一家单位邀请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百姓满意率”,而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百姓满意率不错”的结果。比如说,一些商业场所邀请第三方测评机构测评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评价,而结果也一定是“消费者十分满意”“产品质量十分不错”。如此一来,让第三方测评机构成了尴尬的存在。延伸了来说,涉及第三方测评的机构和范围很大,而各种第三方测评机构都存在相同的问题。

一个方面是,有关部门必须对第三方测评机构加强管理,既然标榜自己是“第三方”,那就应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开展业务,而不能是“有钱就是爷”,不能把“为人民服务”变成赤裸裸地“为人民币服务”。一个方面是,需要对搞乱七八糟行为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处罚,凡是不能做到公平公正的,都应该取消其评价权力。一个方面是,需要反思商业化第三方测评机构存在的问题,出台措施倒逼第三方测评机构能够做到“一碗水端平”,而且不能让利益方自己聘请第三方测评机构,“雇主花钱”何来“测评公平”?

第三方测评机构不能“谁给钱听谁的”,如何破解“谁给钱听谁的”显然需要进一步约束和管理。(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