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2021年,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和《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这意味着又会有一批“新”专业与学子“相逢”。

此次专业调整,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这些“新”专业“新”在何处、有何“新”特点、有哪些“新”学习内容、就业前景如何呢?2月16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官微进行了相关解读。

区别:此“新”非彼“新”

在此次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中,全国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2046个,新增审批专业177个。

新增备案专业,对于某一高校而言,属于新增专业,但此前已有其他高校开设,并不属于新专业。例如,2020年度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包括北京大学新增意大利语专业、清华大学新增统计学专业。而新增审批专业既包括此前已有高校开设的专业,也包括此前尚未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例如,新增审批专业中包括厦门大学新增基础医学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这2个专业是此前已有高校开设的专业;还包括北京邮电大学新增智能交互设计专业、南开大学新增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这2个专业是此前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

为了便于表述,本文将此次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中涉及的专业分为三类;新增备案专业、新增审批专业和新列入目录专业(即《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的专业)。

新增备案专业:人工智能最“热”

在2020年新增备案的2046个本科专业名单中,人工智能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共有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在内的130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热”与国家战略有关。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定义为“重大战略机遇”,要“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此后的2018年和2019年,全国分别有35所和179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

除了人工智能专业,新增备案专业数量前10的专业还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网络与新媒体、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数字媒体艺术、储能科学与工程。

新增审批专业:医学类为主

在2020年新增审批的177个本科专业名单中,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新增最多,有29所高校新增。但从专业所属科类来看,新增审批专业则以医学相关专业为主,包括临床医学、中医骨伤科学、眼视光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康复学、精神医学、临床药学、医学影像学等。

新列入目录专业:智能化升级和传承传统并行

根据《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2021年共有37个本科专业成为新专业。这些新专业共涉及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9个门类。

纵观此次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中涉及的三类新专业不难发现,新增专业中,工科门类最多。例如,在新增备案的高校数量在50所以上的本科专业中,只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属于管理学,其余四个专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均属于工学。而从总量上来说,2020 年工学类专业新增数量占据了12个专业门类新增数量的42%,这与近年来的新设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结构基本一致,比较稳定。

三类新专业还表现出更多跨学科专业涌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成为专业建设方向的特点。例如,天津大学新增备案的储能科学与工程、精细化工两个专业,都是按照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和趋势,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的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备案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培养在医学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西南财经大学新增备案的计算金融专业,培养数学、计算机技术和金融学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华中师范大学新增审批的融合教育专业以“新文科、新师范、新教师”为建设目标,培养能胜任教育教学、巡回指导、管理与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教师。

除此之外,如果单看37个新列入目录的专业会发现,这些新专业表现出高校专业智能化升级的特点。当前全球正处于由信息化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变,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不断催生和迭代的时期,针对我国各领域的新形势、新需求,高校专业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增的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是为顺应国家能源工业“少人、安全、增效”的生产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的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目的是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

对于部分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地位的所谓“冷门专业”,如考古等相关的专业,出于人才战略与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关高校也新开设了相关专业。如,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追寻和守护历史根脉,吉林大学新设立了古文字学专业,并将其纳入到本科“强基计划”招生试点。这一专业将为考古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打破古文字学人才培养只在研究生阶段的局面。

判断:“新”专业实力如何,值得选吗

专业的调整体现了高校主动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及学科发展需要来优化专业结构。而从考生的角度来说,高校新增设的专业,其学科实力、专业特色如何,就业前景如何,是考生非常关注的。

总体来说,高校新增专业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而设置的,尤其是经过审批、进入《专业目录》的专业,更是如此。因此,对于学校的办学实力,考生毋庸置疑。以新列入《专业目录》的几个专业为例:吉林大学新开设的古文字学专业是我国首个获批的古文字学本科专业,依托的是学校考古学、中国史、汉语言文字学的学科优势;西北工业大学新开设的柔性电子学专业,拥有该专业全国首个博、硕士点,依托的是学校柔性电子研究院(柔性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开设的融合教育专业,属于全国首个且唯一的教育部批准的融合教育专业,这个专业依托的是学校教育学的学科优势。

所以,对于考生来说,可能更需要关注的是新增专业在不同学校的不同特色。因为即使是有着相同的专业名称,某个专业在不同院校也会呈现出独特的诞生背景和研究优势。以新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为例,这个专业是面向建设密码强国的战略需求,为了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加快密码高层次人才培养而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专业。开设这个新专业的高校有七所,包括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海南大学,而这七所院校开设的特色各不同。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是新设专业,部分专业迄今为止只在一所高校开设,所以比较这些专业在不同高校专业特色还有待时日。

至于就业前景,由于新专业均为了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设置,因此社会需求是非常大的,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