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现不良记录就可能产生房贷等贷款通不过、个人或企业信誉受损等负面影响。因此,部分信息主体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一些不法分子趁机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招揽生意,收取高额服务费。花钱就能“洗白”不良征信记录?业内人士表示,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所有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不仅涉嫌触犯法律,更破坏了社会信用体系。(2月14日《北京青年报》)

个人、企业有信用卡或贷款逾期,未履行担保责任,失信被执行等情形,就会产生不良征信记录。因为不良征信记录所带来的麻烦挺多的,想要通过“征信修复”还原“信用度”,动机可以理解。可事实上,征信领域并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骗子给出的“灿烂”只不过是个圈套,要想信用好,还是需要老老实实做人,任何形式的歪门邪道最终只会是上当受骗,成就了骗子。

既然许多人有“征信修复”的需求,骗子自然是正中下怀,引诱其上当,从而骗得钱财。因此,有关“征信修复”的骗局比比皆是:不法分子声称花钱就能修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用报告,有的收取高额费用后失联,有的教唆个人用“非恶意逾期”理由无理申诉,或运用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修改不良信息,通常修改失败后不退款或失联。

不上“征信修复”的当,其实很简单。首先,懂一些常识。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准确无误的不良征信记录是不会删除或更改的。如果征信记录存在错误,是可以要求更正的,这叫征信异议,实质是“纠错”,即对于错误或遗漏的数据进行更正或补充,而不是发生“失信行为”之后的信用重塑。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都不能修改、删除信用报告上正确的征信信息;其二,要遵纪守法,不要想着等到个人信用出现问题了,可以通过一些“特殊人员”进行修复。这是无法办到的。如果抱着“花钱消灾”的想法,觉得征信有问题没事,只要花钱就能够消除不良记录,这是不可能的,最终往往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其三,“征信修复”不行,但信用可以重建。出现不良信息后应及时还款,终止不良行为,后续注意按时还款、避免逾期,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信用重建之后,路会越走越宽。无论如何,在征信方面,只有走正道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妄想走邪路实现自己的“私利目的”,都极有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成为骗子的“肥肉”。(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