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行驶在245国道眉山段,远远地,一个由红蓝集装箱做成的大型雕塑便映入眼帘:青龙公铁物流园到了。
这里正是眉山国际铁路港所在地,此前已陆续开行了5趟国际班列。其中,2021年12月24日开行并首发的中老班列,颇受关注。
鲜为人知的是,该铁路港旁,有一个名叫青龙场站的成昆铁路小站,建于1960年。
小站其实并不小。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行走成都都市圈”报道组深入天府新区眉山片区走访发现,它既见证了当地从“站”到“港”的内陆开放步伐,自身也迎来从“节点”到“平台”的蜕变“新生”。
提速转变
从“站”到“港”发展站上新起点
“看嘛,那个桥下面就是青龙场站。”站在集装箱旁,周章鹏指着铁轨对面的方向说。
作为眉山国际铁路港国际班列的负责人,他对周边可谓熟悉。
青龙场是个老地名,素有眉山“北大门”之称。建于1960年的青龙场站,是成昆铁路线的四等站,属成都铁路局管辖,距成都站66公里,离昆明站1034公里。
当天下午的小站,十分安静。几十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公开资料显示,在全国的粮食铁路运输线路图上,有大量的粮食在此储运,使得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火车站,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粮油交易中心。
这里同时也是当地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一位王姓当地人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在街上做小生意,常去彭山县城或成都购买原材料。
车虽慢,却十分方便。到彭山,不过一个站、10分钟的距离。到成都,过了新津站、公兴站、双流站就到成都南站,1个小时内可抵达。
他甚至还记得那趟绿皮火车的车次,“成都南到普雄为7419,返回的车次则为7420。”
成昆铁路,是成都向南最早的一条铁路线。2014年12月,成绵乐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设计时速250公里,其中设彭山北站和新津南站——老的青龙场站,便位于这两站之间。
很快,青龙场站不再提供客运服务,成为货运站。
但小站周边发展很快提速。
摊开地图可以看到,其所在地,“两横四纵”高速路连接系统,“三横七纵”快速路连接,是成都南向出城第一站,交通地理优势明显。
基于此,当地建起青龙物流园,并投资上亿元,在市场修建了铁路专用线和集装箱设备,实现与成昆铁路的无缝对接,开创了铁路修进园区的先例。
经过十年发展,物流园初具规模,已有数家大型央企国企入驻,并于2017年正式开通铁路港的标配——集装箱业务,完成从“站”到“港”的转变,发展站上新起点。
蜕变“新生”
改造升级共建开放大平台
2021年12月24日,对青龙场站来说,是一个特殊日子。
这天上午,伴随着汽笛声响,一列满载35个集装箱的国际货运列车从眉山国际铁路港驶出。列车装有875吨、价值约600万元的化工原料,均来自眉山某本土企业。
货物沿中老铁路,经昆明到达老挝万象后,再通过陆路转运至胡志明市,全程约2000公里,用时约8天。较之前铁海联运的15天,时间成本、运输损耗进一步降低。
此前,该铁路港已先后开行了3趟中欧国际货运列车,及1趟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今年,我们力争每月至少开行两趟国际货运列车,形成常态化。”话语间,周章鹏对未来充满期待,但也反复强调,“现在还是起步阶段,需要不断的学习取经并寻求多方合作。”
今年1月7日,由眉山市现代服务业促进中心、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新经济局、眉山天投集团等组成的考察组,前往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两天后,形成了一份初步考察报告。
其中,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与成都国际铁路港共建的“1+5”一体化运营体系,让他们印象深刻。座谈中,对方还重点提到,“无论任何地方发展陆港、铁路港,基础工作均是建场站、畅通道。”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要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那么,眉山铁路港发展方向在哪里?要如何处理竞合关系,互为补充?
主要优势是交通。周章鹏说,青龙场位于成眉主城区之间衔接的轴线上,周边拥有成昆铁路、成乐高速、成雅高速,国道213等主要交通基础设施,距离双流国际机场30公里,交通基础条件良好。
而自青龙场站设立以来,依托其铁路优势,周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物流产业集聚。
这是眉山积极谋划将青龙公铁物流园改造升级,建设成为国际铁路港的基础,也是底气所在。
周章鹏介绍,目前铁路港正处于整体规划阶段,目标是“形成‘北有青白江、南有青龙港’格局”。
同步进行的,还有对眉山及周边的物流数据摸底工作,以及多方的合作洽谈。“我们已经与成德两‘港’形成合作意向,以后可以‘组团出道’,整体形成对外开放大平台。”
记者离开时,天色已暗,青龙场站更显宁静。旁边,2000多个整齐码放的集装箱,和高大的龙门吊,仿佛在对话:未来可期。
策划 王怀 董世梅 阮长安 李秋怡
统筹 董世梅 王国平
川观新闻记者 肖莹佩 樊邦平 宁宁
摄影 杨树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Chenyisheng 2022-03-15
交通越来越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