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成栋  邵明亮

1月6日,四川省直大型灌区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崇州市举行。这也是去年四川省直管灌区体制改革以来首次座谈会。

目前,四川共有建成运营的大型灌区9处。其中,都江堰、长葫、玉溪河、武引、升钟和青衣江(乐山)等6个大型灌区为省级直管。统计显示,四川的省直大型灌区的控灌面积占全省有效灌面四成以上,提供了全省一半生态用水和四成左右人口生活用水。

那么,这场改革到底改了什么?改革的“下半篇”文章该如何做好?

看·改了啥?

换名后牵手,省直大型灌区管理实现了“一体化”

所有的改革中,最惹人瞩目的是去年11月26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挂牌。挂牌之后,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随之取代原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行使职能。

“这一天,我们盼了40多年。”座谈会现场,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朱泽华感慨:都江堰灌区终于实现了管理“一盘棋”。

感慨并非空穴来风。

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开启了都江堰的灌区与灌区管理机构设置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3年人民渠兴建开始,都江堰灌区不断“长胖”。截至目前,灌区实际灌溉面积1130万亩,囊括了成都等7市40个县(市、区)。

灌区扩建过程中,鉴于灌区“长藤结瓜”的供蓄水模式(引水渠是“藤”,囤蓄水库是“瓜”),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四川综合供水区域、行政区划、骨干工程(主要是大型囤蓄水库)和工程建设等,先后新设了多个片区灌区管理机构。

例如,黑龙滩灌区管理处,其主要依据“川西第一海”黑龙滩水库及灌溉范围设置。但其主要水源来源,是连通岷江及都江堰工程的东风渠等输水干渠。

由此,在都江堰灌区,这些水源“系出同门”的新建灌区管理机构,长期以来和都江堰灌区管理局出于互不隶属、各行其是的状态。这也导致水资源调度、日常管理和工程维修等灌区管理方面“各唱各的调”。

借助本轮事业单位改革,取代原省都江堰管理局的都江堰水里发展中心,囊括了原人民渠一处、人民渠二处、外江管理处、通济堰管理处、黑龙滩管理处和毗河运管中心等所有都江堰灌区管理单位,首次实现了都江堰灌区管理的一体化。

“更高效。”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看来,实现灌区的管理运营的一体化后,无疑更能提高水资源调度的精准性、有效性、及时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问·咋继续?

不只进一步厘清“权与责”,还要探索更多用水管水“新路径”

省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表示,本轮省直管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将以一体化等为路径,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到位,向建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骨干水网迈出坚实的步伐。

这意味着,“换名字”只是灌区改革的第一步和“上半篇”。接下来的改革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首先,是要厘清“权与责”。

“呼吁改革后,继续给予通济堰管理处和黑龙滩管理处以相关事务权限。”座谈会现场,眉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由于灌区管理机构横跨多个行政区等特点,地方政府对于灌区问题往往是“看得见、没法管、管不了”。

其次,更要探索新路径。

“一体化是基础,其他改革事项需要进一步推进。”会议现场,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提到,对于各省直管灌区来说,存在管理模式僵化、水费收取率不高、资产盘活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

在座谈会上,不止一家灌区管理单位负责人提到,当务之急,是练好“内功”。重点有:进一步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现灌区内“以水养水”(水费与维修管护支出基本平衡);探索跨市州重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新模式等。

一些试点已经起步。

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毗河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省直管灌区中的“小兄弟”,去年才建成通水的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将探索“小机构管理,公司化运营”等新模式。

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二处相关负责人和东风渠管理处负责人均提到:要强化对取水许可证和灌溉用水计量力度,进一步倒逼用户接受“水是商品”的概念,引导各自供水区内提高用水效率。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将在总结其他领域和既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将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向纵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