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教师、工程师、医生护士等许多行业来说,发表论文是获评职称的一道“硬杠杠”。有需求就有市场,在网络平台上,以“论文”“刊发”等为关键词搜索,大量中介、卖家进入到视线之中。他们号称“提供选题、写作、刊发服务”“一条龙省时高效”,似乎在他们的“帮助”下,想在正规期刊上发文显得十分简单轻松。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论文代写代发已经催生出完整的利益链,但背后的风险,往往却被一心“走捷径”的人们所忽视。由于发稿心切,一些人被引流至各家良莠不齐的代发机构,更有甚者,连后续录用通知、期刊杂志都是假的。(12月29日《北京青年报》)

职称论文灰色产业,现在已经是有目共睹的现象,不仅是论文,还有出书。不过,笔者认为,这些假期刊,假杂志,甚至假书号,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好大数据,严格监管,他们就不会有市场。可怕的是,在这个灰色产业中的“真”。

拿出不菲的版面费,就能在正规杂志上刊登;有一定权力的人,给领导挂个名,就能公家掏钱买个书号出书。于是,作品有了,著作有了,职称评定的硬核——论著具备了。然后,其他软东西,都可编造,最后,蒙混过关,评上副高了,甚至评上正高了。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不少。比如,有的学校,老师教了一辈子书,也没评上副高,倒是平时不上课,善于经营关系,掏钱买论文的评上了;比如,有的老师连班主任都做不了,但是,硬是靠着“编撰”能力写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著,买个书号,出本书,也评上正高了。这样的现象是让那些脚踏实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很伤感的,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职称论文灰色产业中的“真”在作祟。

这种“真”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的是以“增刊”的方式出现,有的是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现,有的是以“特殊版面”的形式出现;至于出书,就更简单了,只要花钱买了书号,一切大功告成。这种“真杂志”“真出版社”孕育出了巨大的职称灰色产业链条,让一些不学无术,弄假学术的人有了“成功机遇”。当然,也产生了一大批垃圾论文,垃圾书籍,垃圾职称老师,这是典型的好政策被歪嘴和尚念歪的现象。

如何根除这种现象呢?11月8日,中国科协官网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国科协主管期刊滥发论文问题专项检查的通知》。根据该通知,此次专项检查的对象是由中国科协主管、刊发论文的所有期刊。其中,重点核查全年发表论文数量在2000篇以上的期刊、每期大部分论文篇幅不超过5000字或不超过3页的期刊、近3年年检审读中涉嫌超范围发表论文的期刊,以及刊期为半月刊、旬刊、周刊等出版周期较短的期刊。这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我们期盼更多的主管部门采取这样的举措,让自己管辖的期刊,管辖的杂志社不再做职称灰色产业的载体。不过,这只是单方面行动,笔者更期盼,出手组合拳,彻底铲除职称论文灰色产业。

要逐渐淡化职称与工资的挂钩。比如,现在,教育领域的职称与工资挂钩紧密,不同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很大,尤其是中职与副高,副高与正高之间。差距过大,就容易让人为了金钱利益不择手段。我们应该淡化职称工资差别,更多的实行工资制度,绩效工作制度,鼓励专业人员长期从事专业工作,鼓励他们在平时作出成绩。让职称成为一种荣誉,让其回归应该的位置。必须对我国的期刊和出版社进行严格的年度审核机制,凡是搞论文买卖,出书买卖的期刊和出版社一律进行关门整顿,严重者,开除出行业。建立职称评定的学术科学考核机制,主要看日常工作成绩和学术成果的实际价值,采用当面、视频或实践方式,随机对考评者的学术、成果和能力进行实质性核验。总之,职称评定应该彻底告别懒惰主义,形式主义,数字主义,应该实实在在的看参评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

真学术,激发知识原创,促进创新创造;假学术,压抑知识原创,不利于脚踏实地学风。职称评定是学术探索创新的指挥棒,必须科学起来,规范起来,真材实料起来。职称论文灰色产业必须销声匿迹,对于混进期间的“真”必须严打严惩。(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