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的2021年,一位名叫“柳夜熙”的虚拟偶像爆红网络,仅发布3条视频便涨粉近800万,被赞为元宇宙视频创作的“当家花旦”“天花板”。幕后IP孵化机构创壹联合创始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对创作团队而言,这不仅是在输出传统文化,也是在讨论元宇宙背后的人性与哲学。(《华西都市报》12月20日)

在“颜值即正义”的网络社会,拥有姣好容颜的“柳夜熙”无疑能引起一众网友的喜好,甚至能与“3D区扛把子蒂法”相媲美。然而,其虽有高颜值表现,与真人互动也较为流畅,但始终没有跨越“恐怖谷效应”带来的不适感。如果,由此来说,能用虚拟人探讨元宇宙背后的“人性”,恐怕为时过早。

“虚拟人”与“数字人”概念通用,本质上属于一类高仿真的3D模型。AI技术在虚拟人的设计与活动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诚然,业界对“元宇宙”尚无统一定义,可综合来看,元宇宙属于整合了NFT 、云计算、智能穿戴设备等新技术而产生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虚拟人”与“元宇宙”二者明显不同,仅有一定的从属关系。

不可否认,元宇宙属于网络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高阶形态”。虚拟人技术可以在元宇宙场景中,与用户深度互动,配合完成生产、娱乐、消费等日常活动,取代主持人、服务员、导购员等岗位。拥有高度人性认知的虚拟人,势必为元宇宙应用发展所需求。可虚拟人的“人性问题”终究不是元宇宙发展的问题,而是AI发展的问题。

面向未来,虚拟人之于元宇宙的作用,在于当好服务者,牵引人类更好地融入元宇宙环境。其是否能产生“人性”,或者说让人类看到“有人性”,关键在于人工智能对虚拟人自主表情、动作的支配。人类进入元宇宙中产生的虚拟形象,并非现今探讨的拥有独立人格的虚拟人形象。且元宇宙并非人类实际生活的主要场景,为虚拟人发展提供的参照数据十分有限。拥有高度智能的虚拟人,在现实场景中挖掘技术发展资源。

在视频中,虚拟人与真人演员流畅互动,首先应该称赞演员演技好,而非虚拟人像人。无法脱离程序员操控的虚拟人,仅仅停留在二维平面当中,难以与真人用户进行高沉浸式的互动。换一句话说,现今在现实场景推广运用虚拟人,无法为其在元宇宙的深度应用提供借鉴。用虚拟人视频讨论虚拟人在元宇宙中的“人性感”,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回顾今年科技圈的“大事”,“元宇宙”无疑是最具热度的话题之一。可以看到,Facebook改名Meta前后,元宇宙相关概念股票一片飘红。不少科技企业都希望让自家产品蹭一把元宇宙热度,“虚拟人”恐怕也不例外。企业发展应用“虚拟人”还是得专注于AI技术,别在科技树上点歪了。盲目蹭热度,难免遭遇热度反噬。(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