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召开《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闻发布会,北京中考体育总分值增加至70分,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分值的权重,同时扩大现场考试的项目数量。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此为契机,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12月10日《新京报》)

眼下,随着教育部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开始“加码”中考体育分值。此次,北京把体育中考分值提至70分,也是顺应教改之需。但笔者以为,中考体育分值“加码”,也需防学生深陷“体”海之中。

据了解,随着体育中考分值的“加码”,不仅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了,而且家长也跟着“十分重视”了。于是,在学校里,体育课不再成为课程表上的“体育课”,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了课堂;体育老师也成了“香饽饽”,不但不再“被生病”,而且还被领导刻意安排当上了班主任;“每天锻炼一小时”也不再成为一句“口号”,而是被学校列入了“办事日程”,真正开始落到实处了。而在家庭里,家长为了让孩子的体育中考成绩拿高分、拿满分,不但对孩子的体育锻炼“重视”了,而且还想方设法联系校外培训机构,安排孩子加班加点地强化体育锻炼。可见,中考体育分值的“加码”,无疑是有效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一个“助推器”。

然而,笔者也发现,伴随着中考体育分值的“加码”,也无形之中把体育学科引入了“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来。不是吗?在学校里,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体育成绩,不是挤时间、抢场地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强化训练,就是布置了大量的课外体育作业,很多学生不得不在必须完成语数英等学科作业的同时,还需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大量的体育作业,致使很多学生又深陷了“体”海之中,体育反倒又成了学生的一种“课业负担”。而在家庭里,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的体育成绩“输在起跑线上”,不是一边逼着孩子完成语数英作业,一边逼着孩子完成各种体育作业,有的甚至还把孩子送入培训班。体育又成了孩子一项沉重的“课业负担”。

因此,笔者以为,要防止中考体育分值的“加码”而又让学生深陷“体”海之中,还需形成家校“合力”。一方面,学校体育应严格遵守教育教学规律,既要严格按照课程编制开齐开足体育课,又要严格按照要求,合理安排、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切忌动辄以布置大量的“体育作业”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另一方面,家长也应客观地对待孩子的体育成绩,既要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进行体育锻炼,又要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切忌采取过激的方式“逼迫”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更不要又走把孩子送入培训机构的老路。

中考体育要达成的目标是学生们能认真地学好运动技术,让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得到体质锻炼、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并将他们的学业成绩科学地呈现在体育考试里,促进体育教育培养“终身体育”的人,热爱体育并一生健康幸福的人。就此而言,这才是中考体育分值“加码”的本意和初衷,而不是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让学生又深陷“体”海之中。(叶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