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针对“学生集体呕吐,校长痛哭换不动送餐公司”事件,河南封丘县委、县政府对此事公开回应,当地已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县纪委、公安局、卫健委、教体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连夜开展调查工作。(11月27日 澎湃新闻)

封丘县赵岗镇戚城中学“问题餐”已经发生数日,痛哭流泪的校长、健康受影响的学生,当地正迅速调查“问题餐”的根源,随着媒体不断深度曝光,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正在清晰,还公众一个明白,还学生一份安全有保障的营养餐,仍然有待当地给出答案。

“问题餐”,并非封丘一地所有,也并非最后一例。招标程序存在瑕疵,存在利益交换,存在某些主管官员与企业利益交换,这些问题,似乎都有可能发生。在封丘“问题餐”是否也存在这些顽疾,还有待进一步深挖。如果确实存在,那么,一套完备的招投标程序怎么会被攻克,回答招投标过程中公众的质疑走过场也需要再行审视。

学生的营养餐,事关学生健康,事关教育教学能否正常进行。因此,要敢于对学生的营养餐多些鸡蛋里挑骨头,既要在招投标过程中把好关,在确定配送企业后,更要把好营养餐配送的监督关,后续的动态反馈,一样都不能落下。

在“问题餐”企业权利的条款方面,企业显然要比学校强制得多。这一强势条款,在当时招投标时是否已经全面阐述,需要进一步梳理清楚。20年的合同期限,加之企业权利的强势条款,无疑更让人对合同所涵盖的配餐行为背后的不公平、不合法的质疑。当招投标过程中,有数家企业对投标企业进行质疑时,当时的回复是否经得起推敲需要再次进行审视。

学生的营养餐,虽然算不上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但因为客户固定、数量巨大,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倘若在学生营养餐上能够获得认可,也必然有利于提升相关企业的市场信誉。

因此,对于学生营养餐,就应该本着对政府招投标行为、对学生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推进过程中,要多留些心,多问些为什么,多思考些应该怎样依法办事,而不是借合规的程序隐瞒违法之事。

在破解“问题餐”疑云时,我们需要搜集任何一个证据,既包括程序瑕疵问题,也包括是否存在利益交换问题,还包括因制作、运输等环节可能导致食品受污染等食品质量问题,其他学校是否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只有精准找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祛除病根。

目前,封丘当地正在对“问题餐”深入调查,4名责任人被立案调查,相信问题一定能够早日水落石出,但应该透过这起“问题餐”进行一次再审视,校园问题餐的漏洞究竟还有多少,哪些环节、哪些人员的权力还需要再上一把“制度制约的锁”,哪些人员的责任还需夯实。否则,下一起“问题餐”迟早还会发生。(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