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灿新  杨宇 川报观察记者 文铭权 樊邦平

自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2月28日,记者从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为打好疫情防控的这场“硬仗”,由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的“遇见非遗·眉山非遗讲堂”线上公开课,推出了第三讲——钦斋泥塑,旨在通过非遗项目展示和教学,为广大群众提供足不出户学习优秀非遗的机会,助力防控工作,为抗“疫”路上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钦斋泥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长青

正在创作《苏东坡家族群像》

(眉山非遗讲堂视频)

据了解,泥塑是中华民族古老而普遍的民间艺术。它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而繁衍,它是具有强烈东方情调的民间艺术门类。

四川是我国传统雕塑造像的三大重镇之一。现珍藏于四川博物院的说唱俑等就是四川最有代表性的泥塑经典之作。发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眉山钦斋泥塑,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通过数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钦斋泥塑已成为川派泥塑杰出代表。

2016年,钦斋泥塑被眉山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非遗项目,命名李永贵、李长青父子为代表性传承人。

1982年出生的李长青,是眉山非遗项目钦斋泥塑第七代非遗传承人。现为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会副秘书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省文联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在传统泥塑艺术基础上,李长青相继做出《乡村戏班》等作品。在国内获得好评。2014年,他所创作的泥塑作品《书先生》,入围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成为该届四川省八位雕塑入围者中最年轻的雕塑作者。

之后,李长青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2014年5月,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齐白石》获第九届中国海峡艺博会金奖;2015年6月,获第五届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9月,作品《戏班》荣获四川省文联主办的“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12月,作品《某传承人像》入选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融古开新”中国石雕艺术中青年传承人创作精品展;2016年1月,作品荣获第五届四川省青年美展雕塑类最高奖;2016年3月,作品荣获第四届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优秀奖;2017年,获第五届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优秀奖。

令人惊奇的是,钦斋泥塑第一代传人李有春,为清道光壬午年武举人。习武之人偏偏钟情文艺,尤擅泥塑,描摹状物,栩栩如生。

据清朝《仁寿县志》等文献记载,发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钦斋泥塑”,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另据《李氏族谱》记载,钦斋泥塑传人祖上始自北方泥塑重镇的甘肃陇西,这一支的后人后来迁入江西南昌,后来再迀入麻城,明朝洪武二年入蜀,此后该支明朝又出了个载入《明史》的进士李春旺,李春旺本支后人即今天的钦斋泥塑传承人。

据李长青介绍,钦斋泥塑选天然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塑成形,或素或彩,题材多选取老百姓熟悉的民俗人物。注重传统技法与现代的融合,充分发扬了我国传统泥塑写意之长。既注重对人物神韵的刻画,又不失形似。着色素淡沉稳而不浓艳,写实而不拘谨,拙美而不俗气,粗犷而不失雅致。

钦斋泥塑是一部民俗学史,每一件泥塑作品,都代表着传统的民俗寓意,它和人们的理想、信念紧密结合,是过去时代的活态记录。”李长青说,“我认为好的雕塑艺术,要集合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包括书法、国画、泥塑石雕)和匠作的精华,是真正接地气的、有中国味的、有民族性的艺术。应该对传统的文化经典有所承接,对当下社会应当有所担当,对未来有所指引。”

部分钦斋泥塑作品欣赏:

《白石老人》

《茶馆》

《终南山进士驱鬼图》

《书先生》

《掏耳朵》

《乡村戏班》

《四川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