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范芮菱 李寰

在2月7日出发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批援助武汉医疗队中,有30名医师、99名护士和1名后勤保障人员。而张宏伟就是那个“1”,作为一名医用气体工程师,他不是医务人员,却奋战在武汉一线,负责保障对口支援医院的氧气供应工作。

出发:一晚上都没睡着

2月初,根据华西医院前期派驻的医疗队反馈信息来看,除了患者多、病情重等难点外,还存在着一个制约条件就是——氧气供应不足,氧气压力低。

新型冠状肺炎会引起呼吸衰竭,对大多数重症患者来说必须要吸氧(尤其是高流量氧气)才能开展后续如无创呼吸机等治疗。但由于患者数量多,用氧量也急剧加,不少武汉当地医院的氧气供应吃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治效果。

了解到该情况后,华西医院决定在派出的第三批医疗队中配备专业医用气体工程师。而作为在该院有着8年专业负责医用气体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张宏伟成为了不二人选。

“我一晚上都没睡戳!特别兴奋!”刚接到要去武汉的通知,张宏伟就一口答应了,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在疫情期间派上用场。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即使华西医院作为国家队多次参与地震、泥石流等紧急救援任务,上前线的仍然以一线医务人员为主,作为后勤保障的自己几乎没有机会出力。

困难:供氧不足影响治疗效果

2月7日,张宏伟随医疗队抵达支援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负责其中两个重症病区。他首先了解了医院的用氧问题和液氧站的具体情况,随后便前往隔离病房了解相关设备及实际用氧情况,发现氧气压力太低,连无创呼吸机都带不动。这些问题都给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增加了困难。

为了临时改善氧气供应不足,武大东院起初用钢瓶氧顶着,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瓶氧本身较重,满瓶时瓶内压力高,每天需求数量大后,供货、运输、存储、转运都很麻烦;用完还需对钢瓶进行消毒,对人力要求高,长时间如此易使工作人员产生疲劳造成安全事故。此外,制氧机也没法使用,存在着没有足够的安装空间、用电负荷高、产氧量和氧气质量是否满足需求等诸多问题。

“病房内原有2名接近80岁的重症患者病情较重,但因当时因供氧不足,只能给他们吸氧,无法通高流量氧气或上无创呼吸机,最后抢救无效去世。”张宏伟回忆道。

解决:改造医院中心供氧

在实地走访和与工作人员沟通后,张宏伟分析计算,找出了氧气不够的原因:一是原液氧气化器无法满足现有用氧需求,气化能力不足;二是新冠患者特殊供氧的病房过于集中,大流量用氧后,供氧管道管径偏小。

“要从根本上解决氧气的问题,持续保障氧气足量的供应,需要对医院的中心供氧进行改造。”张宏伟的意见得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认可和支持。2月15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院中心供氧的改造完成,在原有2台150m3/h的气化器的基础上增加了2台400m3/h的气化器,并通过开通每层病房的备用管道、提高液氧站的医用氧输出压力等措施,达到了病房设备带上医用氧流量和压力的提高。经过3天的运行,病房内呼吸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等设备用氧正常,整个东院病区的供氧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截止2月17日,华西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0天累计收治了128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其中61人已转至方舱医院及社区定点医院等轻症患者收治点,2名患者死亡。重症转轻症率已接近50%,与武汉市近5%的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相比,取得这样的治疗成果实属不易,但想到早期医院供氧不足时期死亡的两例病例,张宏伟仍然觉得很遗憾。

在抗疫这场战争中,冲锋在前的是身着厚厚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而让医护人员安心与病毒交战的,是像张宏伟一样的各种后勤保障人员,他们是这场战“疫”中的隐形逆行者,用专业与担当,贡献自己螺丝钉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