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琴 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图片/刘超 魏琴 视频由船山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真好,撂荒地又用起来了。”立冬时节,在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孟桥村,看着眼前成片绿油油的菜苗铺满田间,55岁村民文秀清感叹。

他家的地因无人耕种,已经荒了两年。“荒地复耕后,我家的2亩地转包给业主,一年有近千元的土地收入。在这里干活,每天还有50元的工钱。”文秀清说。

2个月前,遂宁市船山区在7个乡镇全面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按“一地一策”统筹制定撂荒地复耕利用方案,并大力推动土地流转,重点发展集体代耕、业主代耕等多种复耕模式,种植高粱、油菜、玉米等粮油作物,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解决了“谁来种地”“谁来经营”的问题。经前期摸排,船山全区有1.8万亩的撂荒地,截至目前,已集中整治撂荒地11526亩,复耕面积11018亩,复耕率达95.6%。

撂荒地如何“重生”?

“四个一批”明确责任主体


“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就两个,劳动力不足和土地产出不高。”孟桥村村书记杨德明说。

在船山区1.8万亩的撂荒地中,八成以上撂荒地属于“望天田”,这些土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零星分布,无法规模化发展,效益不佳。加之村上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使得土地资源浪费、耕地质量下降。

如何让撂荒地“重生”?今年9月,船山区明确“先易后难、先田后土、整村推进、典型示范”的工作思路,在7个乡镇全面开展撂荒地整治。

各乡镇建立了到户到地块的撂荒地台账,以“日调度、周通报、月考核”的方式强力推进撂荒地整治,通过“四个一批”,即“农户自我复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复耕一批”“集体收回分类处置一批”和“采取代耕代种复耕一批”,进一步分类落实责任主体,着力解决“谁来种地”“谁来经营”的问题,实现了11018亩撂荒地复耕。

永兴镇长安村将撂荒地经营权回收到村集体,按照“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天穗农业公司利用财政补助和自筹资金,统一开垦1000亩撂荒地,发展白芷药材,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天穗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兵介绍,第一年村集体免收企业租金,从第二年起,按照每亩500元价格进行土地流转。这样一来,一定程度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避免了土地复垦后因劳动力不足,而发生二次撂荒。

而对现在已出租的耕地闲置撂荒的,船山区将通过扶持新业态新模式业主,转包现有承包地,宣传发动农户减免土地租金,及时盘活撂荒承包地。

复耕后如何不“复荒” ?

合理布局作物,激活经营主体积极性


“犁得深一点,多撒点农家肥。”趁中午休息的当口,永兴镇人大主席唐文君驱车前往柏湾村,看着翻耕后的一片新地。

撂荒地复耕的前两年,土地产出普遍不高,“都是‘生地’,产量只有同等地块的七八成,复垦、施肥能加快恢复土地产出。”唐文君说。

“加快恢复土地产出之外,下一步种什么很重要,避免撂荒地复耕后因无作物耕种,发生二次荒。”前来查验的船山区农业农村局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詹云军说。

为统筹利用撂荒地防止“非粮化”,且考虑到经果林有3年成熟期,期间没有经济收益,船山区鼓励各乡镇因势利导的种植高粱、油菜、玉米等粮油作物。“按照当前季节,种植油菜、小麦、玉米最适宜。油菜既可赏花又可以收割,见效快。”詹云军说。

这还有进一步的考虑,随着永河现代农业园区配套逐渐成熟,永兴、河沙乡镇规划发展精品粮油、白芷药材后,沿线周边也可望成为游客们赏花、赏景的好去处。

“我们正按照生猪种养循环、精品粮油、道地川白芷、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等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符合产业布局的业主,统筹撂荒地开垦整治。”船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加大涉农资金统筹力度,制定撂荒土地整治激励措施,根据土地复耕复垦和粮油作物播种情况给予每亩最多500元的奖补,充分激活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也让农民复耕撂荒地有账算、有钱赚。

看到荒山荒土有了“动静”,不少邻里得到奖补,不少村民自告奋勇,要复耕土地或流转土地加入村集体发展一起种植粮油作物。“复耕一亩撂荒地,种植油菜、小麦等作物,一年能挣700元,政府还有500元的奖补,种地成本下降不少,很划算。”河沙镇村民刘国勤算起自家一亩地的账,“现在种田,一不愁农资,二不愁技术,种得好,还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