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有机食品消费市场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从生产、加工到餐桌和舌尖全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添加剂的有机农产品,很多消费者并不买账。有人说太贵,买不起;有人说真假难辨,不敢买;还有人说是噱头,炒概念。(11月7日《经济日报》)

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编写的2021年度《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4万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27万张。2020年获得认证的有机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43.5万公顷,较2019年增长18.6%,位列全球第四。而最喜人的形势是,2020年我国有机产品总核销量达到99.9万吨,总销售额达804.5亿元。可以说,有机食品的发展机遇已经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然而,在有机食品“温暖的春天”发展形势之下,也出现了“寒冷的冬天”的苗头。比如一些消费者“并不买账”之下的“买不起”“不敢买”“炒概念”等现象,会让有机食品丧失机遇。一句话,有机食品企业不能躺在“物以稀为贵”上睡大觉。

“买不起”是不少消费者的真切感受。关于“买不起”,我们当然需要理智看待。与“传统食品”相比,“有机食品”由于在生产环节需要体现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的属性,其投资的成本就会多一些,价格也自然会比“传统食品”高一些。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出现了“贵为美”的极端做法,一说到有机食品,大家总是认为“价格贵”。对于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而言,不能将“贵为美”极端化,说到底有机食品也是食品,也是让老百姓吃的,如果是“吃不起”,那只会影响发展。

“不敢买”何以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市民对于有机食品宣传的内容“不敢信”。这是因为对于有机食品的监督管理存在缝隙,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的有机食品,伪劣的有机食品,消费者担心“花了有机食品的钱”却吃的是“普通的传统食品”。因此,需要管理好有机食品市场,让真正的有机食品造福百姓,而不能让鱼龙混杂的市场,害了真正的有机食品。

“炒概念”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为了争取市场,一些所谓的有机食品就大搞概念炒作,夸大其词,甚至利用还没有成熟的高科技蹭流量,以至于让部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有了畏惧意识,生怕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

如果失信于市场和消费者,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就难免会遭遇瓶颈。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企业和监管多做些事情,发挥好以品牌拉动市场、以市场拉动生产的良性机制。有机食品,莫躺在“物以稀为贵”上睡大觉,要做“有情怀的食品”“吃得起的食品”!要“抓住机遇”莫“丧失机遇”。(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