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妈看见这条新闻”“这就是小说男主角吧”“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近日,重庆大学一名新晋95后博士生导师引发关注。当事人冯磊于2021年1月进入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入职时年仅25岁。这是该校计算机学院有史以来首次为应届博士生提供博导岗位。(11月3日,中国教育报)

95后当博导,早已不是新闻。博导,是一个岗位,并非职称或荣誉称号。一般在过去两三年学术上表现优异的高校教师,有可能被聘为博导。博导未必都是教授,也有副教授博导。那么,25岁成为博导,在公共层面确实很有冲击力,其实回应的正是“到底是资历重要还是学问重要”的老问题。一言以蔽之,博导无关年龄,学问条件具备者居之。

而这些年来,网络上常常有30岁之前、颜值高的博导上热搜。这些“天之骄子”确实优秀,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众对高校学术体系不甚了解的现实。如今顶尖高校都很注重发掘培养“天赋异禀者”。但凡在学术研究、发表论文上表现硬核者,往往能进入“学历跃升”快车道,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直博”意味着时间缩减,而他们在学术表现上不会因时间缩减而缩水。与其对95后当博导大惊小怪,倒不如对论资排辈的学术资源分配老办法说NO。

年轻博导,只是岗位,并非地位,不必因“博导”之称而脑补过多额外内容。不要忘了,如今一些博导在带博士生时未必尽心,因为自身太忙,甚至让“同门博导师哥带师弟”。那些年纪轻轻但学术要求上达标的年轻人,认认真真指导比自己年长的攻读博士学生,效果未必会差。有志不在年高,学问不在年长,年轻博导充实进博导队伍,可以给现在的学术培养体系补充活力。

我希望多一些年轻博导走上舞台。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应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年轻研究者因为年纪尚轻没有那么多帽子、项目怎么办?只要在学术共同体内用硬核水平和能力证明了自己,当博导很正常。如此看来,多一些“少年”教授、博导,倒不失为破“五唯”的好抓手。

当然了,“95后”博导,大多是在理工学科前沿领域发过重量级期刊论文的年轻人,他们在科研上有特长优势,并不意味着在人生阅历上一样丰富,博导也是博士学生“立德树人”的第一责任人,高校不妨为这些年轻博导多创造机会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不能让年轻博导沦为“会指导学术但不会育人”的代名词。(程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