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的陶艺作品、印着吐槽内容的杯子、十多万字的小说……这些都是杭州凤凰小学的学生作业,被藏于新设的“作业博物馆”。“在‘双减’背景下,避免机械式作业,将作业活化是当务之急,‘作业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也能推动老师提升作业设计水平,”10月28日,副校长茅琼华告诉记者。(10月29日《澎湃新闻》)

想想看,自己的“作业”被陈列在学校的“作业博物馆”里,供同学们参观学习,该是多么美滋滋的事。这无疑使作业变得“高大上”,会激发学生做作业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习充满了快乐。这是多么可贵的事。

“双减”政策之下,作业不能再是重复地抄写,不能再是题海战术,作业要变得有质量上档次。因此,要砍掉没有必要的,无意义的作业。同时,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有必须要做的作业。据了解,在该校,“必做”的作业之一是基础性学科的巩固作业。在基础性学科之外,学校还有大量的活动性课程。孩子们在大量的情景化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可以将这些感受、收获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成为“活页作业”,就像一本个人相册,记录成长过程。另外,还有跨学科融合的探究性作业,比如通过PBL项目化学习,最终出一个成果。作业就是作品,“作业博物馆”收藏的多是探究性作业。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优秀,会学习相关的很多知识,而且是主动学习,作品有了,各种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双减”之后,学校需要在课堂和作业方面作些创新,作些改革,要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业方面,建立“作业博物馆”,用来展览学生的优秀“作业”,并且让学生有“作业即作品”的意识,是相当可贵的,在这样的学校中学习,会感受到种种的乐趣,就是做作业,同样也会带来惊喜。以前,作业重在数量,老师在布置作业方面是不追求技术含量的,只讲数量,往往要让学生做到晚上十点十一点,却没有多少效果。现在布置作业需要提高技术含量,作业要变精,不能再以多取胜了,作业要分类,还要能够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业博物馆”的做法是有益的尝试,也是一种可贵的教育探索。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提醒家长,不要代劳,也不要让家长过度参与,要防止有的学生为了让作业能够进入“作业博物馆”,进而弄虚作假,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才能进入“作业博物馆”,这是要加强管理的。“作业博物馆”是有益尝试,值得借鉴和推广。(王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