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主都发现,银行开户变难了——“我户口不在北京,网点工作人员建议回户籍所在地开户,否则需要准备很多材料验证身份。”“银行发现公司的经营地址是我自己家,就拒绝为我的企业开户。”从用假身份证都能开户到如今开户变难,其背后折射出银行等机构近年来风险防控日益趋紧的态势。(10月25日《经济日报》)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大家都有一种感受:如今到银行开户变得越来越难了,想开个银行的账户真是难于上青天。从昔日的“假身份证能开户”到如今的“开户难于上青天”,都是一种极端的现象。“银行开户难”不能“总是老大难”,这需要有关部门本着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破解,既要防范风险,也要方便民生。防范风险和方便民生不是非白即黑或者非黑即白的简单问题,这两者本来就不该是对立的关系。

由于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问题带来的相关风险高企,部分银行出于风险管控考量,收紧了开户流程。这是社会管理的需要,这是金融安全的需要。因为账户的安全不是儿戏。201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过一种现象:记者用在网上买来的假身份证去银行开户,多数银行竟然顺利通过、开户成功,这反映出的是当时非法用卡存在的巨大漏洞。在这种安全漏洞面前,银行加强账户的管理是当务之急。

“银行开户难”的深刻背景就是打击诈骗犯罪的需要。只有监督好账户,只有管理好账户,才能将诈骗犯罪率降低。对于这一点大家都是能够理解的。只不过是,在加强账户管理的同时,不应该出现“不法人员开户难”而同时“合法人员开户也难”。简单来说就是,加强银行账户管理,需要加强的是“有风险的人”的管理,而不是让“没风险的人”也走投无路。不能用“善意的制度”伤害“无辜的人”。

需要知道的是,风险防控并不意味着一刀切。既要做好银行账户风险防控,又要有效满足个人的正常合理开户需求,为此,央行已出台《关于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做好小微企业银行账户优化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既要坚持“风险为本”的原则,又要坚持“支付为民”的理念。

应该说,央行出台的“新的规定”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变革,作为银行而言需要将《关于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做好小微企业银行账户优化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落实到位,确保市民的正常需求。银行应根据有关法律制度,结合客户的身份、职业、年龄、交易需求等特征,综合判断客户风险,不能为难“正常的市民”!(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