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均使用手机屏幕时间超过10小时,到看见手机心生厌恶,再到寻找与手机新的相处模式……最近一个月,钟宁做了一场“数字极简”实验。记者采访了解到,线上线下,与钟宁有着同样烦恼的人不在少数。在豆瓣网上,一些网友组建“数字极简”主题小组,已有13700余人加入。(《中国青年报》9月17日)

自智能手机成为人类手足延伸以来,我们与“手机焦虑症”的抗争便从未停止。“数字极简主义”正如卡尔·纽波特在其书中所言:让工具与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人被工具所绑架。其核心概念与近年来流行于年轻人群体中的“断舍离”生活方式不谋而合,所以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支持与实践。

时下,网络空间与精神空间相互重合,海量的信息资讯,为“人脑”带来了巨大负担。由古至今,我们中国人一向推崇“妙言至径,大道至简。”主动化繁为简,追求返璞归真,远离繁重的生活压力,古人生活智慧激发起当代年轻人精神世界的“自保反应”。践行“数字极简主义”,既是回溯性的释压,也是进步性的生活。

同时,必须注意到,年轻人的数字生活并非全然由年轻人做主。且不说,互联网工作模式已深入各行各业,求生存、求升迁无法离开互联网。各大网络行业为提升“用户粘合度”与“停留时间”汲汲营营,恨不得大众24小时带着手机,盯着电脑,亦让践行“数字极简主义”阻碍重重。

“首充双倍奖励”“震惊XX明星”“参加XX挑战”……无论是网游领域、社交平台还是短视频、直播行当,都热衷于推出各类更新更刺激的营销手段,在“吸金”与“吸睛”上下功夫,不少年轻人原本计划早睡早起,结果却在一段又一段数字娱乐享受中迷失自己,一不小心在刷刷刷中度过深夜。

“数字极简主义”流行于年轻群体,是我们与网络空间争夺个人生活主导权的表现。不要让年轻人的生活被庞大的数字压力所挤占。推广新型的简单的低数字欲望的生活模式,才能让年轻人有更多的精力追逐梦想,才能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对此,有关部门或应当拿出规划或措施。

网络空间当给我们幸福感,而不是压力感。别让“数字极简”在网络浪潮中败下阵。(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