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大,一部分老年人为支持儿女事业、照料孙辈,“候鸟式”离家漂至陌生城市。他们在异地他乡面临着医保、文化差异甚至语言不通等问题。尽管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优老政策,但媒体调研发现,有的政策相互“打架”,有的政策距落实落地仍有差距。(光明日报9月16日)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乡打拼。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子女在外生活无人照顾,或帮子女带孩子,选择离开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这样一个老年群体被称之为“老漂族”。这一群体的最大特点是“心灵孤独”,加之语言沟通、生活方式、城乡习俗、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老漂族”在城市的生活面临着诸多难题。所以,各级政府不妨像重视“留守儿童”一样,将解决“老漂族”的难题当成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课题来探索完善,让他们心有所“属”、心有所“归”。

首先,各地政府要针对“老漂族”的实际情况,将“老漂族”纳入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针对“老漂族”的公共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老漂族”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多重服务,切实解决“漂族老人”的生活和医疗保障等问题。

其次,各级民政、医疗等相关的职能部门要依托社区,建立准确完整的“老漂族”台账,掌握他们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子女联系方式及“漂出地”等基本信息,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与不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同时要主动与其“漂出地”对接,使“老漂族”在就医结算、养老补贴、文化共享等方面实现“互通”,进而让他们有“回家”的感觉。

再次,“老漂族”的子女们要根据“老漂族”的年龄、健康、性格等实际,除细心安排好老人的基本生活之外,要主动向他们介绍新的城市环境、文化特点、生活习惯及重要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建立新的交际圈,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在家庭决策时,要多征求和听取老人意见,使老人在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中增强归属感。

最后,“老漂族”自身也要坚持自己做主,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以积极的心态“入乡随俗”,除负责带好孙子辈的孩子外,还应该主动融入周边环境,培养一些新的兴趣,让生活充实起来。同时还要根据自己原来的工作性质和爱好特长,积极参与社区的老年活动,常与街坊邻里交流,进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让包括“老漂族”在内的广大老年人都拥有幸福、安康的晚年,让他们也活得有尊严、有意义,是构建友好型社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要求。只要政府、社会与家庭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只要在探索异地养老方式方法方面发力,就一定能有效解决好“老漂族”这个社会问题,让他们收获到属于自己的“最美夕阳红”。(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