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九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隆重开幕。此前绵阳已成功举办8届科博会,科技创新实力可见一斑。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也是成渝绵“创新金三角”中的一角。“中国科技城”和“创新金三角”中的一角为何双双花落绵阳?川报全媒体集群MORE大数据工作室通过采集来自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绵阳市人民政府等平台的公开数据,带你了解绵阳科技创新的实力。

一、历史定位与新的使命:绵阳是西部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

绵阳科技城的名号由来已久。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绵阳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位于西南一隅的绵阳,肩负着科技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在科技城成立20周年之际,绵阳迎来新的使命——建设绵阳科技城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是四川省设立的第4个省级新区,承担着两大使命——更好地建设中国科技城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建设。在新的版图上,绵阳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平台优势,留下壮美一笔。

从地理区位来看,绵阳位于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 腹心地带,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结合部和连接线上的重要支点城市。

从战略位置来看,绵阳是成德绵乐城市带、成都平原城市群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西部创新驱动的先导区、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的核心区。

绵阳自身也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2016年-2020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持续攀升,是四川省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绵阳地区生产总值达3010.08亿元,是四川除成都以外第一个GDP突破3000亿的城市。

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促进绵阳科技城发展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划的颁布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其的高度重视。2001年7月,第一份《绵阳科技城发展纲要》由国务院正式批复。此后二十年间,支持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的政策措施、指导意见、工作要点不断颁布,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成果转化、财税金融等方面构筑了全方位的政策鼓励、扶持体系。

二、绵阳R&D经费投入强度连续多年超过全国水平

从绵阳R&D科研投入经费来看,2016-2019年,绵阳R&D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持续保持在6%以上,超过全省乃至全国R&D经费投入水平。2021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研究所旗下的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医学影像关键设备的垄断;长虹集团《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标准》在全球标准立项会通过,是世界上第一个“区块链+物联网安全”领域的国际标准;绵阳市锐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无源无线温度监测技术成功弥补了传统温度传感技术在中高压电力领域中应用的缺陷……在高投入强度的背景下,绵阳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比例长期保持在10%以上,“绵阳造”不断增加新的成果。

三、446家高新技术企业、18所科研院所、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绵阳不断壮大创新主体

作为创新主体之一,绵阳的高新技术企业五年来持续上升,年增长率最高达31.18%,现已有446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20年,共有5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孵化器,24个省级孵化器。同时有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代表的18所科研院所、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代表的15所高校、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名两院院士。2018年,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绵阳,绵阳的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出品方:川报全媒体集群MORE大数据工作室

制作团队:尹勇、钟林、黄爱林、何涛、吕紫倩(实习)、罗豪杰(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