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刚 川报观察记者 文莎

11月28日下午,“中国藏茶·健康中国”高峰论坛在雅安举行,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学会、中山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1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论藏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喝少存多,库存压力较大。保守估计,黑茶存量40-60万吨。”论坛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直言,雅安藏茶作为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之一,同样面临着“去库存”的紧迫任务。

“大多数人知道,藏茶是可存放的,而且认为越陈越香。实际上,藏茶不是玉石,它本质上是一个农产品,不具有稀缺性,把藏茶当作收藏品,是对它功能的过度解读。”梅宇认为,首先要转变消费观念,推广藏茶消食减肥等健康功能,让消费者意识到,藏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收藏的。

梅宇还提倡,“快冲快饮、茶水分离”的藏茶冲泡方式。“传统茶将茶叶紧压成茶砖,方便运输、存放,却造成解散、熬煮费时的问题,不适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饮茶习惯。”

“产品销售市场狭小,而企业市场拓展力度不够。”在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看来,长期以来,雅安藏茶企业重生产、轻销售是导致藏茶“不好卖”的症结所在。“企业欠缺‘走出去’的意识,大多数在家门口搞销售,或者直接批发给外地经销商。”

而外出闯市场的核心力量是专业化的营销队伍,王云说,现在雅安藏茶的营销力量非常弱,下一步,当地政府、企业要改变观念,抬头看路,加强营销人才的培养,组建藏茶销售大军“走出去”,到省外开拓销售渠道。他还主张,把茶旅融合作延长雅安藏茶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点发展方向。

不仅走出四川,梅宇还建议,雅安藏茶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以国家设置黑茶出口税则号为契机,抢占标准高地,突破技术贸易壁垒,品牌企业组团出海,扩大国际市场。

“藏茶取材于成熟茶叶,含氟量较高。”论坛上,不少专家倡议,建立雅安藏茶生产、加工技术系列标准体系,保证藏茶产品质量,消除消费者的顾虑。

对此,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杜晓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在雅安藏茶产区开展了茶树氟累积量的动态监测,并且取回120余土样、水样、肥料样和茶样,系统测定了试样氟含量,提出了“动态监测,适时采收”的“优质低氟”黑茶原料生产技术指标和措施,为藏茶茶树种植技术规范、原料验收规范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藏茶含氟量的风险主要在于鲜叶的成熟度,只要适时采摘,鲜叶的含氟量非常低。在茶园实施动态检测后,能够更科学地指导农事,最大限度的降低氟含量。”杜晓认为,只有坚持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保证产品质量,严格产品卫生安全,才能进一步打造藏茶区域品牌,做大做强藏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