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艺

近日翻书,又读到苏轼的《东坡志林》,书中有个熟悉的故事又引起我遐想。话说刘凝之有一天在路上走,见到了一个人,那人说刘凝之脚上穿的鞋是他的,于是,刘凝之就把鞋给了那人。后来,那人找到了自己的鞋,便把错认的鞋还给刘凝之,刘凝之不肯再要了。而另一个人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这个人叫沈麟士。有一天邻居说沈麟士脚上穿的鞋是他的,沈麟士就把鞋给了他。过几天,邻居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鞋,便向沈麟士还鞋。沈麟士笑笑把鞋子收了回来。

故事所说的刘凝之、沈麟士都是当时品德高尚的名士,尚有格局、胸怀高下之分,凡俗的我们则更需长期的自省与修炼,不断求索自我完善之径。可见,作为一个文艺家,立德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是一辈子的事情。

时下,演艺圈某些演员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公众的义愤,也引起了文艺界的热议。我们听到最多的批评声音就是某某人“失德”。“失德”其实就是老百姓常常所骂的“缺德”。其实,从这些人的成长轨迹来看,他们大多是利用自己的形象,在某些自媒体或网络平台上先产生了一些影响,经由某个影视制作机构和经纪公司商业包装和市场运作,风靡于一代青少年的狂欢视线中,并成为青少年热捧哄抬的偶像。于是乎,他们不思进取、自我膨胀,扯着头发,离开大地,所扮角色往往缺乏理想、缺乏价值,形式化、矫饰化、娱乐化,对青少年的审美取向和思想品质形成产生恶劣影响。这些行为导致个人肆意妄为,贪欲膨胀,言行不检,频频爆出负面新闻,甚至触碰道德乃至专业底线,扰乱行业秩序,污染社会风气。“效应越大,摔得越惨”,最终踩踏法律法规红线,新星坠落,形象坍毁,令人鄙视或被人哂笑。

文艺的本质在于审美和教化功能,给人向善向上的力量,同时也揭露和鞭挞人性的丑陋和恶行。作为一名从事文艺的工作者,从艺先修德,写作、演戏先做人。要成为一个读者和观众喜爱的文艺家,既是基本道德要求,也是成就艺术品格的重要前提。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因此,我们要立德修身,承担引领时代风尚,这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当然,每个人都渴望有自己骄傲的一页,从事文艺工作的人也希望自己能成名成家。成名成家,也许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与生活,这当然好,但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再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素质,那就更完美。如果单纯追求物欲和虚荣,那是暴发户心态。作文如做人,戏比天大,这是中华文化倡导的优秀传统。立德修身,就是要自己踩稳大地,做个堂堂正正的直立的人。而获得读者和观众的认可,必须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通过自己过硬的作品,通过自己笔下的艺术形象打动读者和观众,使作品深入人心,这绝非仅仅通过人为虚假的自我包装、圈粉就可以完成的。

施蛰存是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他在散文《一个永久的歉疚》中写到,自己由于在小说《黄心大师》中虚构了一个情节,致使一位法师误以为是真事,并写进了自己的著作,使他“虔诚的著作里羼入了不可信的材料”,为此,施先生感到“我将负着永远的歉疚,无法解除我的郁闷”。因为他知道,作家笔下的乾坤应该是立足于大地的,只有扎根生活,来源于生活,作品才有可能和现实与历史建立关联,才可能达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融合。他以忏悔的心情写了这篇言辞恳切、胸襟磊落的文字,于平淡和谦逊中反映了施先生为人为文的高度,显示了他的修养和人格力量,非常令人感动。

在我们文艺界各个领域中,不乏许多像施蛰存老师这样很有建树的老前辈,他们平淡、朴实、坚韧,如泥一般实实在在,他们总是在现实中找到强大的自我,而又始终认为自我是渺小的,并且因为这种渺小而更坚实,绝不浮夸。于是,他们愈发显得实在而强大。在他们的自述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热爱读书,在经典中吸取做人作文的营养,不断修正自我,以文化人,丰富自己的生命。立德树人,踩稳大地,使自己的笔下有乾坤,也使自己更有尊严和人格、情怀和思想、智慧和贡献。因此,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在中国文艺殿堂里永远闪亮,他们不愧是积极向上、具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真正偶像。

于是,每个清晨,我们都能在希望中醒来。

(作者系中国作协文学工作者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广西作协名誉主席)

转自《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