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茂兰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以前,这里的人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都很淡薄,加上环境影响,近墨者黑......”谈及几年前的大湾村,村民罗华直摇头。为了有效管控吸毒人员,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党委政府在其辖区内人口较多的“阿卓”“沙马”“阿西”三个彝族家族中分别成立了禁毒工作小组,罗华便是阿卓家族禁毒工作小组的领头人。

格萨拉彝族乡位于盐边县西北部,与盐源县、宁蒗县接壤,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人文环境,这里曾经毒品犯罪呈蔓延态势,许多家庭因吸毒贩毒而支离破碎,这也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格萨拉彝族乡党委政府不断探索禁毒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在宣传禁毒教育的同时,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创新“支部统领+家族参与”的禁毒模式。充分利用彝族家族族长在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话语权”和对家族兴衰的责任担当,通过成立家族禁毒领导小组、实施互帮互助、强化族规约束等举措,将“家族式禁毒”模式纳入到“村规民约”,各项禁毒工作的落地落实。2018年格萨拉彝族乡被评为“全市禁毒严打整治行动成绩突出单位”“全县禁毒严打整治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罗华介绍,在开展禁毒工作中,很多吸毒人员不配合,对于不听劝阻的吸毒人员,按照规定将其移出家族,而家族禁毒工作小组中的党员带头对疑似吸毒人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教,监督其每月按时接受公安机关吸毒尿检,对复吸人员进行强制戒毒,并在人员密集区域及必经要道等处设立戒毒公示,采取有奖举报的方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家族禁毒监督工作。

“在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下,现在这里的生活风气变好了,走向了美丽清风路。你看,马某某自改正后,把家里的房屋也修起来了,还在家里种植了几亩重楼,现在每年收入都有好几万呢。”罗华指着前方的房屋说道。

如今的格萨拉,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生产生活其乐融融,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正在这方红土大地上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