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 高晓建/绘

川观新闻评论员 刘志杰

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起草《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城市更新”越来越为人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实施意见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这才是城市更新不同于单纯地产开发的根本逻辑——始终满足人民需求的城市更新才有生命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城市考察时,都强调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此要求,既体现党和政府的为民初心,也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可以说,从城市诞生那一刻起,人与城就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如今,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但不少城市由于发展早规划早,出现了“衰老”迹象,无论外貌、还是基础设施,都已难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说到底,城市是因人而兴,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架空在人民生活之上的形象更新,只有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处理好人与城市的当下、历史和未来,让城市功能与需求相融合,才能确保城市更新不走样,城市发展可持续。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行城市更新,首先要服务好人民对城市当下的、普遍的、日常的需求。纵使城市功能升级,但基本功能和需求不会变,主要就是便利性的需求。城市需要现代化,但现代性不是不通人情、只有CBD的现代化,而应该是便于寻常人消费、社交空间的现代化。实际上,很多看似“老”的城区,在便利性上往往有优势。无论是菜场超市便利店,还是餐厅酒馆咖啡厅,不同类别的消费场景,都有市场。因此,老小旧的店面可以整改,但几十年的街坊邻居和物美价廉的老店不能改没了。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行城市更新,也要留住城市记忆。不同地段往往聚集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会有不同爱好和需求,可以说,留住城市的记忆,既是留住群众“乡愁”,也是保护人们固有生活圈子。比如,如今有历史有“川味”的成都华兴街,人文味道更重了;四川中医药大学旁的枣子巷,中医药特色更浓了;四川音乐学院旁酒吧街改造的音乐坊,依然是年轻音乐人热爱的地方……行走在成都,各街道在翻新面貌的同时,也具备了不同的韵律、记忆和特色,城市的记忆没变、邻居没变,产业也有了更好的集聚。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福州的三坊七巷,还是如今深圳在挖掘的南头古城,都试图用挖掘更多历史文脉,给现代城市更多“故事”,同样能吸引、留住更多人,赋予城市不同的生命力。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行城市更新,还要关照人民对未来城市的新期待。这一点,恰恰是很多旧城最容易缺乏的。为了容纳更多人,有些老街越来越挤;有生活设施,却没有规划运动健身的地方……这样的城市显然不是年轻人热爱的城市,也不能满足居民更多精神需求。“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从古至今,成都一直为文人墨客所热爱,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成都有宜人的环境。国家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任务,成都也提出了“公园城市,是仪式感,是爱”的口号。绿道、咖啡厅、书店、健身场所等等,就是链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在产业兴城的时候,有这样一些公共空间在“兴人”,让城市成为居民的乐园,让人与人之间充分交流,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据报道,成都少城片区有机更新以来,户籍人口占比从40%上升到了目前的60%。有人情味的更新,就是守“便利”“历史”之正,更“生态、健康、交友”之新,如此人城境业的融合,老城也能吸引人。当然,不断发现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城市更新的目的,更是手段。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让居民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人翁,是通向未来之城的必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