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枇杷生态园效果图。

攀枝花观察 彭莉 川报观察记者 王代强

近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出台《攀枝花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将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攀西经济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从2019年起开展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星级评定。通过5年持续推进,构建攀枝花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推动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加工水平高、产业链条完善、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品牌影响力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坚实基础和核心载体。

如何建?标准是什么?

《方案》对基地建设、设施装备、产品加工、新型业态、品牌培育、科技支撑、组织方式等7个方面建设内容给出具体标准。

如在基地建设方面,要求重点聚焦早春蔬菜、特色水果、畜牧、水产、特色花卉和优质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选择培育壮大1至2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单位产出效益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规模上,种植业基地连片核心区不低于3000亩,稻渔综合种养核心区面积不低于1000亩。

设施装备方面,要求园区高标准农田达到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机械化耕作水平达到95%以上,园区水果、茶叶、蔬菜等农产品预冷率达到80%,冷链运输率达到50%以上,肉类冷藏率和冷链运输率均达到100%,建有与园区规模配套、装备先进的冷链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园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80%以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达到85%以上。

园区还要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园区益农信息社要实现全覆盖,电商销售额占比达到30%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到50%以上。品牌培育也是重点,园区品牌农产品产量占比要达到75%以上,品牌农产品销售金额占园区销售金额的80%以上。

此外,园区主导产业先进实用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率应达到98%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从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园区要落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培训、扶持、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制度,率先实现农民职业化发展。要求园区有新型职业农民的村民小组占比达到80%以上。探索让农户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的新模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如何考评?

《方案》规定,攀枝花市现代农业园区考核认定工作由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第一年度的考评工作从2019年7月初开始,到2019年8月底结束,以后年度按此安排。县(区)组织开展本级园区认定评级工作。

每年7月,县(区)政府在县级园区中择优向市农业农村局推荐。市农业农村局委托第三方评估,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第三方评估结果、市直部门考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市级园区星级建议名单,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经公示无异议,由市政府命名授牌。推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必须从市级园区中产生。

攀枝花将对市级园区打分评级,分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3个档次。每年市财政安排资金对认定的市级园区给予一次性补助,五星级补助200万元、四星级补助100万元、三星级补助50万元。

市级园区评定实施期限为5年,计划评定15个,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各5个。第一年评定数量为6个,其中,五星级1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3个,以后每年根据申报情况确定评定和晋级数量,对已认定的市级园区每年进行考核,按照考核分值确定保级、晋级、降级。降到三星级以下的,取消命名并摘牌。

政策如何倾斜?

攀枝花还将在多元投入、用地保障、改革推动、人才支撑等方面强化,对园区建设给予全面政策扶持。

《方案》明确,将整合用好涉农财政资金投向园区建设,支持组建农业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探索建立农业产业贷款分险制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市级按不低于省上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的8%予以单列,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从事农产品加工、森林康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助设施建设用地再增加3%。园区内符合条件的设施农业项目用地,按农用地管理。支持打破区域界限,统筹各级园区规划,推动种植业和畜牧业、稻田综合养殖、林下综合种养等融合发展,实现园园相连、连线成带、产业连片集中发展。重点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家、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等群体进入园区创新创业,领办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服务组织等。

攀枝花将建立园区建设月报或季报制度,园区实行年度考核,动态管理,对园区建设推动不力、进度缓慢、水平不高等情况,要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发生重大农业生态环境事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重大疫情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建设中的米易枇杷生态园。

(图据“阳光米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