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王飞 文莎


8月7日,雅安市芦山县委、县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举行校地合作座谈会,双方就中药材产业发展、校地深度合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意向。

芦山面对县域经济总量小、欠发达的县情,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耐性,不断发力。今年以来,芦山以发展纺织、中药材、文化旅游三大产业为支撑,经济增长逆势而上。上半年,芦山GDP增速为8.1%,增速排名为雅安全市8个县(区)第4。

如何增加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盘活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近日,记者专访了芦山县委书记周建华。

做强三大产业 迸发经济活力

记者:今年初,芦山提出全年GDP增速超过8%的目标。信心从何而来?

周建华:提出这个增速目标,既是芦山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经过科学分析、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对于芦山来说,与GDP增速息息相关的主要是纺织、中药材、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发展支撑。截至目前,芦山纺纱和包覆纱已达80余万锭,中药材产业规模达4.5万余亩,大川河景区深度开发项目签约落地,飞仙关、龙门古镇和猴山飞瀑景区实现社会化运营。同时,三大产业还带动了全县绿色产业发展、项目投资增长、民营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增收,为实现全年GDP增速8%的目标打下了扎实基础。

航拍芦山县城 黄刚 摄

记者: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提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芦山如何精准施策、突破发力?

周建华:芦山是县域经济发展弱县,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已建成的农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根雕产业集中区三大产业园,加大项目开工和投资,加快工业技改,真正把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起来。同时,提高中药材产业的规模、档次和品牌知名度;继续开发大川河、灵鹫山旅游资源,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航拍芦山根雕一条街。芦山盛产乌木,在清风雅雨和乌木古香多年的浸润下,这里成为全国最大的乌木根雕市场。黄刚 摄

产业转型升级 追求绿色发展

记者:芦山纺织“无中生有”,初具规模。下一步,准备如何布局,让纺织产业提档升级?

周建华:2007年,第一家纺织厂进入芦山。去年底,芦山规上纺织企业达到17家,产值28亿元。芦山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全省唯一一个以纺织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开发区,但是依然存在产业链不完善、规模不大等问题。我们已与青岛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签订协议,为纺织业“量身定制”发展思路,调整布局规划。另外,我们将在“建链、强链、补链”下功夫。未来两年,将新引进100万锭纱锭、2000台织布机、10万吨化纤,实现纺织业产值明年突破50亿元、2022年突破100亿元,建成贯通化纤、纺纱、织布、制衣的百亿纺织产业集群,打响“西南纺织在芦山”的产业品牌。

纺织生产车间里,女工正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作。黄刚 摄

记者:芦山果药产业发展迅速,有哪些亮点?

周建华:芦山在积极融入雅安百公里百万亩果药产业带建设中,突出黄栀子、蒲公英、佛手柑等中药材主导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新发展黄栀子、佛手柑、蒲公英等特色优势品种7200亩,中药材种植规模累计达到4.5万亩。创新发展集中药材种植、观赏、科普、养生等于一体的现代中药材健康休闲旅游产业,让传统产业释放新的更大的价值。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中药材质量体系研究,建设川藏道地中药材集散中心,努力在产业规模、产业质效、产业品牌上取得更大突破,扎实推动全市果药产业带建设,全力打造全省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康养基地、研学旅基地。

围塔漏斗,位于芦山县双石镇围塔村。黄刚 摄

打响“五张名片” 补齐文旅发展短板

记者:争创全省天府旅游名县,芦山有何竞争力?

周建华:芦山有五张名片,正是竞争力所在。文化名片,历史遗存十分丰富,尤以汉代文物著名;红色名片,1986年,芦山被批准为革命老区县;生态名片,有离成都最近的原始森林区、亚洲最大砾岩溶洞和世界最大人居地质漏斗以及大熊猫、扭角羚、红豆杉、珙桐等40余种珍稀动植物。雕刻名片,乌木根雕市场规模全国第一;古道名片,芦山是“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国道318线川藏段的重要节点、史上南方“丝绸之路”和川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总体来讲,芦山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大、前景好、有竞争力。下一步,芦山将对标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标准,不断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补齐文旅配套服务短板,强化文旅经济发展支撑,盘活全域生态文旅资源。

点击“对话183”进入专题

倾听更多发展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