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川报观察记者 魏冯  泸州观察  周梦颖  视频/泸州观察 陈向前

“光去年,就挣了200多万元!” 7月15日,泸州市古蔺县青龙蚕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礼心情很好,他的“蚕桑”梦正一步步实现:短短5年,古蔺栽桑的人有了上千户,桑园有了上万亩,养蚕的人在变多,泸州也有了第一条集栽桑、养蚕、产茧、收茧、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

皇华镇石祥村,古蔺县青龙蚕桑专业合作社内,这床已经制作完成的蚕丝被,一斤蚕丝被可卖1200元。周梦颖摄。

很难想象,过去十几年,古蔺乃至泸州的桑蚕业一度“停摆”,家家户户“雪藏”了自家的养蚕工具。

是什么让沉睡已久的传统蚕桑业快速复苏?记者来到泸州传统栽桑养蚕村——古蔺县皇华镇石祥村、石鹅村寻找答案。

曾经

危机来了,家家养蚕变家家“改行”

15日,皇华镇石祥村的青龙蚕桑专业合作社内,几名技术人员将清洗过的蚕茧一点点的用手剥开,为下一床蚕丝被准备蚕丝。

这样的画面,赵礼足足有20多年没看到。“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几乎家家养蚕。”他感叹,村里的蚕农们不论路途远近,一到蚕茧成熟,便挑担子去收购站排队售茧,少数蚕农甚至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卖出茧子。

“那时,国家既解决销路,又有补贴,都乐意干这行。”原泸州市蚕桑管理站负责人说,古蔺县永乐丝厂自1992年1月创建后,古蔺县几乎家家栽桑养蚕。

这一盛况,不止发生在古蔺。据泸州市农业农村局统计,1995年,泸州市各区县发蚕种24万张,产茧650万公斤,收购网点涉云贵渝及周边地市,达历史最高水平,蚕桑收入一度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皇华镇石鹅村蚕桑示范基地。魏冯摄。

转变发生在1995年后。原泸州市蚕桑管理站负责人介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生丝走俏,蚕茧原料供应紧张,蚕茧原产地与所邻边境地域争抢蚕茧原料,造成抬价抢购蚕茧,导致丝绸市场行情疲软,蚕茧价格大幅下滑,影响蚕农生产积极性,产茧量逐年下滑。

2000年前后,当地桑蚕业加剧衰败。皇华镇党委书记侯世锭介绍,由于历史原因,栽桑养蚕失去政策扶持,蚕农们只能自产自销,栽桑养蚕成本变高,加上市场不景气、交通条件差、技术落后、设备不齐全等原因,部分懂桑蚕养殖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另一部分将桑树改种苞谷、水稻,索性放弃手艺活。

皇华镇石鹅村的桑园中,很多农户在现场作业。周梦颖摄。

到2005年,泸州市生产蚕茧90万公斤,比十年前的产量下降几百万公斤。赵礼回忆,那几年,整个村几乎无人养蚕,村民们养蚕工具,久而久之,搁置在一旁积灰了。

转机

带头人来了,耗资百万发展蚕桑产业

2013年,还在浙江某电子厂管理层务工的赵礼,偶然见了位老同学,同学听说皇华镇养蚕历史悠久,想订床蚕丝被,担心外面有假,便托赵礼帮忙做一床“正宗”蚕丝被。

2013年6月,赵礼回乡找人做蚕丝被,老家却很久没人“重出江湖”,大部分人去往福建、广东等地务工,他只得挨家找亲友问电话。通过父亲介绍,他得知做曾做过十几年蚕丝被的赖红英还在龙田村,未外出务工,于是找到她本人,她却告知赵礼,再过几天就动身要去广东打工。赵礼把嘴皮子磨破了,终于以做一床上千元价格、在家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暂时稳住赖红英,并帮他做成了给友人的蚕丝被。

古蔺县皇华镇石鹅村的桑园内,很多农户在现场作业 。周梦颖摄。

也是那年,赵礼随手在网上搜索“蚕丝被”,发现浙江、杭州等地的蚕丝被价格上万元,内心越发按耐不住想发展桑蚕产业的心。加上,当时“东桑西移”——我国逐步把蚕茧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和蚕丝被价格逐步上涨的契机,赵礼和朋友决定在2014年合伙投资桑蚕业。

虽然赵礼从小看过父亲如何养殖桑蚕,但到他这一辈,还是个新手——从栽桑、买设备、招人,都是头一回。

首先,得解决蚕的口粮。2014年前后,赵礼先去四川宜宾市兴文县、珙县等地,学习密植桑园技术,这种技术将桑树按两列为一组种植,能增加桑叶产值。同时,赵礼在皇华镇石祥村与大坝村种植200亩桑树、买厂房,又先后在皇华镇的7个村通过土地流转,合计栽桑3760亩;

口粮有了,还差设备。赵礼先是赶到南充购买更加省时省力的设备,即活动蚕台。“ 如果没用这个设备,还是用以前的一季一个人最多收获20公斤蚕茧;如用了这个设备,一季则可收获近百公斤蚕茧。”

皇华镇石鹅村桑园内,农户们正在采摘新鲜桑叶。周梦颖摄。

接着最关键的环节,是找人。让他头疼的是,村里懂技术的人,要么就是年纪大了,要么就是外出务工了。

“我准备回村发展桑蚕产业,希望你们能回来支持,一起把村里经济带动起来 。”赵礼找遍了全古蔺懂养蚕技术的人,甚至报销路费,还开出了比在外务工更高的工资,才陆陆续续请回3名技术人员。

皇华镇石鹅村的桑园内,农户们分工明确,采桑叶、清理杂草、用石灰水驱虫杀菌等。周梦颖摄。

“赵老板承诺会给我高于打工的收入,我就回来了。”曾在福建打工的皇华镇龙田村村民张桂平也是其中一员,反复劝说之下,她心动了,还帮赵礼培训了好几名技术人员。“在家头能拿四千多,比外面工资高,而且还可以照顾孩子。”

重生

本土品牌有了,年纯利润超200万元,带动201户贫困户

经过近5年发展,专合社投入400多万元发展蚕桑产业,去年注册“蔺州青龙”品牌,卖起纯手工蚕丝被、桑木枕、蚕沙茶等11个产品,年纯利润达200多万元,带动201户贫困户每年增收4500元。

皇华镇石祥村,古蔺县青龙蚕桑专业合作社内,技术人员张桂平正在将撕开的蚕丝均匀叠放在已经铺了多层蚕丝的表面,一床蚕丝被就这样层层叠加而成。周梦颖摄。

“每年能挣4万元。”59岁的石祥村贫困户陈西从正是其中一员。他回忆,2016年前在外务工,2017年听说家乡发展蚕桑产业,和妻子决定回家重操旧业——他将自家2亩地租给专合社栽桑,每年数百元收入,同时,专合社会帮忙将他制作的手工蚕丝帕卖给古蔺县各乡镇和贵州的商家。

如今,带头人赵礼的归来,让古蔺没落的桑蚕业重燃生机,还带头成立古蔺县青龙蚕桑专业合作社、古蔺县彩虹蚕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建起了泸州第一条集栽桑、养蚕、产茧、收茧、生产为一体的产业链,专合社还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但客观的说,离产业“崛起”仍有距离。如专合社就因缺采购经验,间接导致损失近20万元。去年,2018年,赵礼托人在自贡买了2万元蚕种,没想到蚕养大后不吐丝,专家判断这批蚕种有问题,但赵礼却因没有买蚕种发票,吃了哑巴亏;又如缺合理规划,皇华镇镇长陈瑚坦言,镇上栽的桑园高达几千亩,产桑量大,但专合社养的蚕却有限,消化不了那么多,大量桑叶只有烂在地里。同时,镇上技术人员太少、年轻力量不多,一年顶多生产400床蚕丝被,至今不敢“接大单”。

皇华镇党委书记侯世锭表示,已向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心和大村职业中学争取开通栽桑养蚕专业来解决人才问题,同时,有条件下的情况下会予以一定资金扶持。

古蔺仅是泸州桑蚕业“复苏”的缩影。如今,蚕桑生产为带动泸州脱贫致富,增强乡村经济实力起重要贡献。截至2018年, 泸州桑园面积已超过万亩,分布在古蔺、叙永、泸县和纳溪区,其中古蔺面积最大。下一步,泸州市将鼓励各区县在优势区域发展蚕桑产业,探索桑园综合开发利用及高效蚕业发展之路。

记者手记>>>

“重生”后,还得打好“翻身”仗

采访过程中,发生了一次很有意思的“争吵”。

谈及皇华镇桑蚕业长远的规划时,皇华镇领导和赵礼在专合社的桌子上,面对面谈心,中途,像朋友一般“吵了一架”,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

皇华镇相关领导认为,应该先对产业链条有明确规划,不能大面积盲目栽桑,应把现有蚕房空间充分利用,将现有蚕桑基地管理好,蚕房使用好,人才培养好,才是重中之重,不理解赵礼为何要栽种比蚕量更多的桑树,有些“铺张浪费”;而赵礼却认为,应先解决前端的口粮问题,再培养蚕量和引入人才,只有将源头问题解决了,后面再加大培育蚕量就轻而易举了,他仍然坚持要陆续发展2000亩桑树。

这样的“争吵”,更像是政府与专合社之间的平等探讨。在记者看来,很值得鼓励,因为双方都是为了传统桑蚕业做强做大。

我们期待传统蚕桑业回归之后,有多元的发展路径,比如推广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发展食用、药用、饲料用、观赏型生态桑,还可尝试多种产业链,比如蚕蛹加工、桑叶加工、桑果加工等,加强桑枝、蚕沙、蚕蛹、桑葚等产品的开发利用,坚持循环经济发展,让桑蚕业不仅“重生”,还能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