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成博 蒋嘉陵

成都诗婢家,与天津杨柳青、上海朵云轩和北京荣宝斋并称“四大文化老字号”,是成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活化石,也是巴蜀文化中的稀世瑰宝。其由郑次清先生于1920年创办,经营装裱、木刻水印、书画简册、文房四宝、彩色名笺等项目,亦是川内文化名人品古鉴今、诗画唱和的雅集之地。诗婢家以及和诗婢家息息相关的文化名人,也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月22日下午,以诗婢家为主体,全景式展现民国成都艺苑往事的非虚构类小说《寻找诗婢家——前尘忆梦画成都》新书发布会在成都太古里方所书店举行。该书以郑伯英、罗文谟、张大千和赵熙为主要人物,串联起无数艺坛健将和硕学鸿儒,勾勒出成都近代史上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作者吕峥在发布会上表示,这部作品是他写给家乡的一封情书。

写出了成都的味道和精髓

《寻找诗婢家——前尘忆梦画成都》的作者吕峥,是成都的本土作家,现为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2010年,时年24岁的他出版了第一部作品《明朝一哥王阳明》,是国内首部王阳明的通俗人物传记,十年间再版四次,畅销近百万册,作者因此荣获第五届“当当网影响力作家”。

发布会上,吕峥表示,他对《寻找诗婢家——前尘忆梦画成都》的定位是“一本继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车辐的《锦城旧事》和流沙河的《芙蓉秋梦》之后,以诗婢家为主体,全景式展现民国成都艺苑往事的非虚构作品”。

吕峥      

吕峥坦言,给这座成都人的精神家园树碑立传并不容易,因为它是一部“群像戏”,涉及众多水墨大家。“我从眼花缭乱的线索中之所以抽出的四个主要人物,因为郑伯英是光大诗婢家的第二代掌门,罗文谟是蜀艺社的创始人,赵熙为蜀中大儒的代表,而张大千则是四川画家的大纛。如果把成都比作至诚无息的太极,那罗文谟和郑伯英正好分属阴阳两极。而如果这张太极图是诗婢家,则坚守道统、赓续文明的赵熙与常观无常、吐故纳新的张大千又恰为阴阳两极。文运与国运相连,文脉与国脉相牵。文化繁荣是国力昌盛的体现,更是掌握话语权、引导价值观的扩音器,堪称修己治人和化育天下的根。”

吕峥认为,成都这座城市,从古至今都贯彻人本主义,践行“发展是为了人”而不是把人当成发展的燃料。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诗婢家其实寻找的是一种文明的价值观与诗意的生活态度,替年轻人找到一条自立自醒之路。一个世纪前的年轻人曾经走过这样的路——信仰共产主义的郑伯英在代表儒家道统的赵熙和代表人文主义的张大千的帮助下,在黑暗的年代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与一场文化盛事,推动了社会观念的进步,这本身就是作者为当下之困局指明的出路。

据悉,《寻找诗婢家——前尘忆梦画成都》由成都时代出版社与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联合出版。出版前已开过几次研讨会,得到袁庭栋、魏学峰和艾莲等川内学者以及余世存、谢玺璋、十年砍柴等知名作家的认可。马识途先生以106岁高龄为本书题写书名,马未都先生也倾情推荐。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称“吕峥的《寻找诗婢家》写出了成都的味道和精髓”。

诗婢家与群星璀璨的成都

“诗婢家”三个字,源于《世说新语》中东汉大儒郑玄家婢女皆精通诗书之典故。据说,有一次一名婢女做事不称意,被郑玄罚跪在泥土中。不久,另一名婢女路过看见,问道:“胡为乎泥中?”被罚跪的婢女说:“薄言往诉,逢彼之怒。”两人一问一答,都是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而且恰如其分。婢女如此,主人的渊博就可想而知,“郑家诗婢”由此成为一个著名的典故。

袁庭栋参加新书发布会      

诗婢家的创始人郑次清正是郑玄之后。郑次清之子郑伯英年轻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广汉起义后回到成都,接手诗婢家,在“五老七贤”的帮助下发展壮大,成为和“努力餐”类似的地下党据点,替共产党统战了不少爱国画家,使他们把艺术同家国天下、民族兴亡和人民群众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君子豹变”。

诗婢家的招牌由清末的“铁面御史”赵熙题写。作为“五老七贤”之首,他被称作“晚清第一词人”,望重三绝(诗、书、词),很少替商家写匾。而当诗婢家在抗战中被日机炸成一片废墟时,赵熙却以近乎失明的双目挥毫再次写下“诗婢家”三个榜书大字,昭示“文明不死”和“吾道不孤”的信念,令人动容。

诗婢家能在郑伯英手上做大做强,还要感谢赵熙的荣县老乡罗文谟。罗文谟是国民党四川省参议会的秘书长,不仅在书画界一呼百应,还与各界闻人时相过从,比如高层人物于右任、张群,昆曲大师俞振飞,摄影先驱郎静山,音乐家马思聪、蔡绍序,以及学界清流朱自清、梅贻琦、蒙文通、罗家伦和朱光潜。

罗文谟创设了四川的西泠印社“蜀艺社”,后又将其扩大改组为四川美术协会。美协与诗婢家紧密合作,前者办会、办展,后者裱画、揽件,二者联手解决了避居蜀地的书画家的实际困难,将成都打造成民国的“东方佛罗伦萨”,推出名动一时的《诗婢家诗笺谱》,举办震惊世界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

抗战期间,因安徽沦陷,宣纸短缺,无数丹青圣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大千在诗婢家的助力下赴夹江造纸,研发出色白、劲韧、细腻的“大千书画纸”,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附:

诗婢家志略

诗婢家肇端于1920年,创办者为郑次清先生。

《世说新语》中载有东汉学者郑玄家两婢女引《诗经》句笑对之典故,诗婢家由此得名,其店招为清末御史赵熙所题。

成都诗婢家,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天津杨柳青并称四大文化老字号。

抗战时,南北书画名家纷纷入蜀避难,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丰子恺等与诗婢家来往密切。

诗婢家精良之笔墨与工细之装裱,常为名家首选,其所产木版水印笺谱,古朴清雅,享有盛名。

1949年后,诗婢家老店新辉,与国内知名书画家多有往还,为蜀中艺事贡献颇多。

流沙河

活动主办方供图